黄芪作为一味常见的治病中药材,很多人对其都比较熟悉。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则常常会将其黄芪用于泡水,以最终达到保健身体的目的。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究竟将黄芪泡水之后服用能有什么作用呢?
广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苏丽玲副教授解释,如果人们能够坚持服用黄芪泡水的话,往往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身体中的血液循环。对于久病后的患者来说,服用后也能够起到较为不错的治病作用。
一般来说,黄芪泡水具有以下功效:
1、抗衰老。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发现,黄芪这一中药能够降低患者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其血栓的形成,对于降低机体的血压和保护心脏,最终起到的疗效都是较为不错的。
2、补气。苏丽玲副教授表示,生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等气血两亏、阴虚不足表现。黄芪除了能补一身之气外,还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安胎益血的作用,可治疗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等。黄芪不仅做为补气常用中药,而且也是饮食中常见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比如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其营养丰富,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
3、利水消肿。苏丽玲副教授解释,由于黄芪可以补气健脾,进而使得机体的脾阳得运而最终水利肿消。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如果存在有水肿并且兼有气虚的情况,就可选择用黄芪进行服用。
黄芪在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人们也常常将其用于食疗。不过,生黄芪一种温补性药物,升阳,易于助火,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因此,人们在使用黄芪的时候,更加要多加注意,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酌情进行服用。
指导专家:苏丽玲,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
擅长: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扩咯血等呼吸系统常见病、急、危重病。擅长治未病,调体质,纠正体质偏颇,调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