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作为一种寄生在上皮内原核细胞的微生物,可以对人的结膜、角膜上皮细胞产生感染,还会让睑结膜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以前沙眼是人类导致眼瞎的一个首要原因,从1940年开始,青霉素的产生并应用于临床,以及其后新的抗菌素连续被发现与进行人工合成,并在临床取得显著的效果,沙眼导致眼瞎的案例也就愈见愈少。但是,查明原因及时治疗是防盲治盲的重要方法。
国内外研究者大量的研究发现,沙眼衣原体不单单会引起沙眼,还可能会对人体其他部分感染致病。数据显示沙眼衣原体是近年来世界上最流行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之一。沙眼衣原体感染以妇女生殖道感染为主。婴幼儿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来源于产道,特别是经产道分娩新生儿更应引起关注,及时检测并进行有效治疗,以避免影响婴幼儿视力发育。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检测细胞内包涵体的存在,是传统的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它具有高敏感性及高特异性,但花费高,所需时间长,并且不能在大多数实验室常规开展。此外,抗原检测卡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快速得到结果,并且操作简便的特性,是临床医生诊断衣原体感染最好的帮手。
沙眼衣原体是沙眼的病原体,侵犯眼结膜和角膜,例如颗粒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血管翳,这些炎症都是引起沙眼的主要途径。沙眼初期病人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异常感觉,大多数人都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有时会有一点点的瘙痒或者是感觉有东西在里面,早晨起床的时候眼周围有一点分泌物,也可有一点点的害怕阳光、眼泪流等症状,最后就伴有继发感染时症状就会加重。到了晚期还有可能发生并发症,甚至还会刺激角膜使角膜发生炎症、溃疡,使透明的角膜变得混浊,产生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严重可造成失明。
沙眼衣原体引发的眼部症状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的主要病因。解放前沙眼在我国城乡广泛传播,流行严重,解放后,大力开展对沙眼的防治取得了成绩。正确鉴别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意义。手是传播沙眼衣原体的重要途径。接触病人的手、毛巾、手帕、文具、玩具、工具以及其它物品,均可使健康人得病。沙眼无特异性免疫,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揉眼,提倡流动水洗手,提倡一人一巾,每周二次消毒。在集体单位和服务行业要加强卫生管理,只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沙眼是能够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