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如果肺癌患者能够有机会进行手术,其实是一个好消息。手术是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惟一能使肺癌治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个体间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采用手术切除这种治疗方式。
一般来说,是否能够手术还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取决于患者身体癌细胞发生扩散的程度。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贵宾教授指出,这里指的癌细胞主要是包括了生长肿瘤的肺组织,以及周围受累的淋巴结。在生活中,对于那些存在有对侧纵膈淋巴结转移、有恶性胸腔积液和胸膜播散、有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此时一般不建议其进行手术。
第二、应当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态能否耐受手术。首先是患者肺功能的耐受程度,乔贵宾教授认为,一般来讲,患者在术后的预期的第一秒肺活量不能小于1L,否则极有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情况。其次,患者自身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也是重要的考察因素。如果患者存在有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的情况,此时在临床上,则一般不建议立即进行手术,以免出现不可预计的风险。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对于肺癌疾病早期患者而言,其在临床上并无较为明显的症状存在。一般情况下,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等都是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由于个体之间存在有差异,因此有些患者可能会首先出现有呼吸道以外的症状,如关节疼痛、肩周炎等不适症状。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适宜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适合于肺癌早中期(Ⅰ~Ⅱ期)、Ⅲa期和肿瘤局限在一侧胸腔的部分选择性的IIIb期。
指导专家:乔贵宾,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首届“羊城好医生”评选称号获得者。
专长:擅长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擅长胸腔镜、纵隔镜等胸部微创外科手术,较早在国内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和“术后早期进食”食管癌微创手术,在手汗症、漏斗胸、胃食管反流和肺移植手术方面也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