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在小儿中出现的几率非常的高,青年人也有患有此病的情况。这种疾病的发病非常的快,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往往就会导致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所以人们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旦患病就要积极的治疗。当然最好是能够在平时注意,防止这种疾病的出现。那么,这种疾病的病因是什么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脑膜炎有什么症状】
成人脑膜炎症状:
1、脑膜炎早期症状或会出现极低的血压,尤其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但低血压的现象并不仅限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低血压或可会导致其他器官的供血量不足。
2、大脑组织或会肿胀,颅骨内的压力或会增加,表现出的症状为意识水平有所下降、瞳孔感官反射消失,以及姿势异常。
3、脑膜发炎或可引致脑神经异常,如出现视力障碍、丧失听力、身体部位的动作异常(如面部表情不能自控)等。
4、需要注意的是,脑膜炎常见的症状有:高烧(40℃)、颈部僵硬、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意识不清、呕吐、抽搐、倦怠、思睡、对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肤疹{由其在腋下、手、脚部位},这些脑膜炎的症状和感冒症状有些雷同,这也是脑膜炎患者出现早期症状却引起误诊的原因。
儿童脑膜炎症状:
1、儿童中常见的脑膜炎是结核性脑膜炎,其早期症状为烦躁好哭、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等表现。年长一些的儿童还会出现头痛、呕吐加剧、逐渐出现嗜睡,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等,有可能会导致死亡。
2、儿童中常见的另一种脑膜炎是化脓性脑膜炎,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等症状为主要症状。起病急的患者,高热可达39℃以上,有剧烈头痛、精神差、乏力、食欲减退、呕吐频繁情况。发病时儿童一般是神志清醒,病情进展后可发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语杂乱、不能正确辨别方向等情况。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就出现抽风及昏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儿童还会出现颈部僵硬、头向后仰、背部僵硬、整个身体向背后弯曲似“弓”样等症状。
不管是成人脑膜炎症状,还是儿童脑膜炎症状,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治疗,可以出现颅神经麻痹、失明、听力障碍、肢体瘫痪、癫痫及智力减退等后遗症。
【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呢】
脑膜炎是人体的脑脊膜受病毒或细菌感染发生炎症的疾病,是一种流行性疾病。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螺旋体、立克次体等均可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脑膜和血管,引起急、慢性炎症。脑膜炎患者如果治疗多数能在几周内康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生命危险的。
脑膜炎的发病与个体间的身体状况有一定关系。如果平常不注意身体健康,经常上网熬夜,作息时间不正常,饮食不规律,一旦过度劳累,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增加病原体感染的概率。所以,只要我们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正常作息、饮食,那么患脑炎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
当机体疲劳时,可出现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导致致病菌的繁殖,这通过检查血液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增高,白细胞升高往往意味着患者症状因细菌性感染而导致各身体器官和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情况,因为白细胞是一类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可以看作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防线,当发生感染时,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会迅速出现。
当身体的抵抗力比较低的时候,这种脑膜炎的病毒就会趁虚而入,不但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还可能会危及到人的生命。所以在平时要注意多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如果发现患上了这种疾病,就要及时的进行对症治疗,以免病情对造成身体更大的伤害。
【脑膜炎能治好吗】
脑膜炎虽然是一种能够致命的疾病,但如果发现及时,并进行相对应的治疗,是有很多大的几率能够治愈的。所以,脑膜炎患者一定要保存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脑膜炎早期患者,如果及时到医院纠正,可通过常规的治疗根除病毒感染,大约需2周的时间。如果已经感染上细菌型脑膜炎,将会使用大剂量抗菌药物,可能用静脉注射。抗生素被广泛采用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因为脑膜炎是传染性的,所以将会被放到隔离房间至少48小时。
许多病毒性脑炎患者可完全恢复。存活与康复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的类型。如细菌性脑膜炎得到及时治疗,死亡率不到10%。但如果诊治延误,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死亡,特别是婴儿和老人。
脑膜炎治疗方法:
1、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药物:如脑活素10-30毫升溶于250毫升生理盐水中缓慢静点,每天一次,10-20天为一疗程。
2、恢复细胞正常功能药物:如胞二磷胆碱0.75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500毫升中,每日一次静点,也可0. 25克从椎管内注入。
3、改善脑细胞环境药物:如尼莫地平能扩张脑血管,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到达脑细胞。一般开始治疗 1个小时内连续静点1毫克,若病人能耐受,1小时后增至每小时 2毫克连续静点,每日总量 24- 48毫克 , 7-14天为一疗程。另外,还可通过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细胞供氧。
【如何预防病毒性脑膜炎】
1、平时多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患者应及时有效地治疗,防止其恶化。按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灭蚊、防蚊、预防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2、在未除外细菌感染前,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在疑似疱疹病毒脑炎时,给予抗病毒药物等。高热时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减轻脑水肿可用甘露醇脱水,及时处理呼吸衰竭、心衰等并发症。
3、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高烧,严重的头痛、呕吐、脖子痛,特别是向前低头时,感到脖子僵硬,皮肤上出现红色不规则淤点或紫疹、惧光、嗜睡和妄想、婴儿囱门突出。婴儿突然爆发尖锐哭叫等,应及时去看急诊,以免贻误病情。
4、调摄注意休息,劳则伤气,气虚则加重病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5、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对高热者应作物理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卧床不起者,应注意及时吸痰、排痰、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
【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与诊断】
一、诊断标准
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的诊断有赖于排除颅内其他非病毒性感染,Reye综合征等常见急性脑部疾病后确立。
少数患者若明确地并发于某种病毒性传染病,或脑脊液检查证实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者,可直接支持颅内病毒性感染的诊断。
根据临床起病比较迅速,以发热,头痛为主,有脑膜刺激征,CSF检查无色透明,白细胞呈轻,中度增多,且以单核细胞为主等改变,若患者缺乏脑主质损害的证据,不难考虑为病毒性脑膜炎,但仅就临床表现完全排除病毒性脑炎并非易事,特别是病情严重,发生神志障碍及抽搐者,即使脑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脑主质并无损害也难完全排除。
既往在病原学的诊断中,多借血,CSF,咽拭子进行病毒细胞培养及分离,但需时且阳性率并非理想,目前多采用血清学检测柯萨奇,埃可及单纯疱疹等病毒抗体进行确诊,一般须在发病后数天方能测出阳性结果,且抗体可在血中存在数周,另从CSF或血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病毒也有助于确诊病原。
二、鉴别诊断
夏秋季发病者应和日本乙型脑炎鉴别,后者脑CT或MRI多有基底核区病变。散发的患者在和单纯疱疹性脑炎鉴别时,除注意后者唇周常有疱疹外,脑CT和MRI常示颞叶及额叶腹侧有显著的损害。此外,尚需和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及细菌性脑膜炎鉴别。
1、颅内其他病原感染:主要根据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和病原学检查,与化脓性、结核性、隐球菌脑膜炎鉴别。此外,合并硬膜下积液者支持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现颅外结核病灶和皮肤PPD阳性有助结核性脑膜炎诊断。
2、Reye综合征:因急性脑病表现和脑脊液无明显异常使两病易相混淆,但依据Reye综合征无黄疸而肝功明显异常、起病后3~5天病情不再进展、有的患者血糖降低等特点,可与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