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肾性尿崩症发病原因是什么

导读:肾性尿崩症是指大量稀释性的液体从体内大量排出的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可能是由于正常的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导致出现一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

肾性尿崩症是指大量稀释性的液体从体内大量排出的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可能是由于正常的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导致出现一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这种病具有遗传性和继发性,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家族性肾炎尿崩症。

一、肾性尿崩症发病原因

1、饮食失常或过量饮水导致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

2、慢性肾炎导致的肾功能衰退,进而引发了肾性尿崩症。

3、电解质紊乱,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钙。

4、阵发性高血压和镰状细胞贫血等一些系统性疾病都会导致肾性尿崩的症状出现。

二、肾性尿崩症并发症

1、膀胱膨胀,输尿管扩张、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都是肾性尿崩症并发症,这些病是由于病程较长,尿量过多引起淤积所致。

2、高渗性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是肾性尿崩症并发症。

3、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障碍。

三、肾性尿崩症的治疗

1、给患者补充大量的水,还可以静脉补充5%的葡萄糖溶液。如果病人的血浆呈现高渗状态,应该考虑输入低张液

2、可以给患者吃一些低盐低蛋白的饮食,氯化钠要控制在0.5~1.0g/d,以减少对水的需要量。

3、如果患者的症状一直不能缓解,就要到医院去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服药。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77103.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