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是指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四到七天的时间里出现黄疸的现象,这代表着婴儿的胆红素含量非正常升高,母乳性黄疸的对机体的危害不是很大,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更不会对其他组织器脏造成损伤。而且该疾病的治愈性很高。但该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已经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间。
一、母乳性黄疸的给幼儿带来的并发症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二、婴儿患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1、母乳喂养不恰当、婴儿对母乳的摄取量不足。
2、婴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
母乳性黄疸的相关介绍
三、对患儿的日常护理
1、遇晴好天气时,应多晒太阳。
2、季节变换时注意为新生儿保暖。
3、适当的为婴儿增加对营养与热量的摄取量,预防疾病的感染。
4、母亲要注意婴儿的喂奶时间与喂奶量,具体操作请谨遵医嘱。
5、可以让新生儿口服药茵栀黄,但具体用量以及婴儿是否合适请谨遵医嘱。
6、母乳喂养要注意量少、餐多。
7、家属要注意婴儿体内胆红素的含量,当胆红素的含量超出二百五十六点五升每摩尔时要停止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