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压的变化和生活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平时不注意身体的调理,总是存在某些不良习惯,很容易使人的血压出现波动的情况。因此需要从生活中各种细节入手,养成健康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让血压稳定下来,防止低血压或者高血压带来身体损伤。那么,人的血压忽高忽低,可能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人的血压忽高忽低,可能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1、盲目用药
平时生活中,有部分人出现了高血压这种疾病,此时就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来治疗,而部分人盲目使用降压药,容易使血压出现明显的波动。如果服药之后发现血压降低,然后就擅自停药,那么很快血压就会明显波动,出现升高的情况,因此才会发现血压忽高忽低。一般原发性高血压需要患者长时间用药,而且服药的时间、剂量等都需要明确,只有做到正确用药,此时血压才能保持稳定。因此平时发现高血压这种慢性疾病后,一定要谨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来治疗。
2、错误饮食
如果血压本身就不稳定,那么需要严格注意相关的饮食问题。因为很多人饮食错误,总是在早上或者中午大鱼大肉,进食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此时人的餐后血压等都容易波动,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而到了晚餐又不进食食物了,认为晚餐吃东西容易肥胖。如果存在这些错误的饮食行为,同样会使人的血压明显波动,出现忽高忽低的情况。因此平时血压不稳定的人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合理,一日三餐要规律,部分对血压稳定不利的食物要忌口。
3、出现其他慢性疾病
生活中不少人不单单只出现了高血压这种疾病,还可能有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此时受到其他慢性疾病的影响,患者的血压也容易时高时低。因为本身出现多种慢性疾病的人,服药治疗疾病期间,药物的相互影响,加上饮食没有调理得当,此时血压或者其他指标都容易出现明显的波动。
综上所述,血压之所以忽高忽视,可能是许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像常见的盲目用药、不合理饮食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影响,都容易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需要高度重视。高血压患者平时应该保持良好规律的习惯,这样才有助于稳定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