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核磁共振检查适应的症状

导读:核磁共振检查又称为磁共振成像,是继CT之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项重大突破。这项新技术1980年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应用,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及发展。核磁共

核磁共振检查又称为磁共振成像,是继CT之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项重大突破。这项新技术1980年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应用,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及发展。核磁共振检查的原理是核磁共振,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和化学的现象,到1973年才正式开始应用于医学。

一、核磁共振检查适应的症状

1、神经系统疾病:大脑部位出现的栓塞、肿瘤、炎症、病变、畸形、内外出血等等都可以精准定位。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的一些栓塞、肿瘤、炎症等等症状也可以检测出来。

3、胸部疾病:淋巴的一些症状,肺部器官和血管的症状都可以精准检测出来。

4、腹部疾病:一些脏腑器官的肿瘤、肿块、淤血等等都可以诊断出来。

二、核磁共振的注意事项

1、安装了人工心脏起搏器或者人工精神刺激器的患者禁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2、大脑或者眼球中有金属异物的患者禁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3、患者不能佩戴心电监护仪进入核磁共振室。接受过动脉大型手术或则者心脏大型手术的患者禁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4、因为各种特殊情况导致的昏迷、焦虑、心率不齐、呼吸不畅、不断出血或二便失禁的患者者不适合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73212.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