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清中的甘胆酸含量,是作为诊断肝功能是否异常的重要参考指标,孕妇常有甘胆酸值的生理性升高,但是一般升高幅度不超过10mg/L。
孕妇体内甘胆酸含量的升高是随着怀孕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的。随着妊娠时间越久,血中孕酮水平会增高,降低平滑肌的张力,导致孕妇在妊娠期间胆囊张力降低并且抑制了胆汁排空,造成肝脏对胆汁的摄取和排泄障碍,引起胆汁不同程度的淤积,从而导致甘胆酸的升高。此外,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在孕期大幅升高,可以影响Na+~K+~ATP酶活性,导致胆酸代谢障碍,可影响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使胆汁流出受阻。还会增加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胆汁回流增加。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孕妇甘胆酸偏高。
孕妇甘胆酸偏高是什么原因
甘胆酸是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有价值的方法,也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主要的特异性证据。患者血甘胆酸浓度在孕30周时突然升高至12mg/L以上,可达正常水平100倍左右。孕妇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时,该指标可作为判断围产儿的预后相关指标之一。
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甘胆酸升高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和黄疸。肝胆酸的升高对于孕妇本身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比较大,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羊水污染、早产、胎儿死亡等。据报道,孕妇的胆汁淤积症带来的影响中,导致早产的发生率为20%~60%,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为20%~30%,导致胎儿窒息死亡的发生率为1%~3%。
孕妇在妊娠晚期可以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平时注意饮食,不要吃太油腻、太重口、刺激性强的食物,高蛋白食物也要限制摄入量,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