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或者早上,特别是在冬天,往往是身体最虚弱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在这些时候,很多人常常会出现身体一阵冷一阵热、咳嗽加重和痰增多等症状。其中,很多人都出现过身体一阵冷一阵热这种忽冷忽热的感受,让人烦不胜扰,但是很少人了解其中的原由。
要想了解身体忽冷忽热的原因,首先就要了解体温。体温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它会随24小时昼夜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非恒定不变。如果有人每日口温在37.5℃~38.3℃、腋温在37.4℃~38.3℃之间波动,且持续3周以上不退,即可叫做“长期低热”。发热是机体产热过剩的表现,而产热的过程需要消耗身体更多的能量。所以,患者需要及时补充精制蛋白(如猪肉、牛肉、鸡肉、鱼类)、牛奶、鸡蛋、绿色蔬菜等。如果与自己接触的人也同时发热,那么提示自己的发热可能有一定传染性。这时最好能与他人适当隔离生活,特别是小孩,更不能与患者在一块儿生活。由此可见,身体忽冷忽热,即是体温忽上忽下的表现。这种体温异常的表现,恰恰是身体求救的信号。
一般来说,身体忽冷忽热是感冒的症状,在中医上属于属于邪犯少阳,阴阳失调。出现身体发冷而后出现身体发热,这是正常现象,是一个机体调节过程。当然,持续的忽冷忽热仍考虑是感冒的症状。这是人体机体的基本调节,在感冒的时候,首先会感到身体感到发冷这是因为身体在聚集热量,发冷过后那么就会感到身体发热。当人体感到发热的时候,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发烧,体温升高了,就会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
由上可见,当出现忽冷忽热的症状时,应该当即测一下体温。如果是短暂的忽冷忽热,一般是身体的体温在升高。这种情况若一直持续不得缓解,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总之,平时一定特别需要注意体温的变化,这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发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