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患者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会增加发生骨折的几率,对人体也会有一些危害。那么,骨质疏松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点:
1、导致疼痛和红肿的症状发生
疼痛是骨质疏松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到关节疼痛和红肿。病情严重者还可能会发烧。所以骨质疏松患者需要定期在骨密度检查,并且及时采取采用应对的措施来缓解或者消除这些症状。
2、引发肾结石
缺钙和骨质疏松有关系,但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缺钙。有些患者认为是缺钙导致骨质疏松的,所以补了很多的钙。当体内的钙含量过多的时候,对身体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偏高,引起高钙血症。若是发生高钙血症,则会导致肾结石的发生。
3、呼吸功能下降
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的另一症状。骨质疏松患者会感觉到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在弯腰、肌肉运动、咳嗽以及大便用力时会感觉到更痛了。该疼痛的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其有下降的趋势。
为了避免骨质疏松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的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患者要有耐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的方法。在进行这些治疗的同时,可以加入运动疗法和食疗来辅助治疗,使得治疗的效果好一些。
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常使用的药物有两类,一类是抑制骨吸收药,另一类是促进骨性成药。其中,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等药物是可以帮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而促进骨性成药有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等。
若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则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结一下,骨质疏松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比如:引起疼痛和红肿、导致肾结石的发生、使得呼吸功能下降等。为了免受这些危害,则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采取药物治疗,但是若是发生骨折,则不能单靠药物来消除症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