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虽然不直接的影响到生命的健康,但是也会对患者造成很多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出现大便失禁后也会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大便失禁呢?以及应该怎么对此进行治疗呢?
一、大便失禁的原因
1、大便失禁多见于老年人,且常发生在人体虚弱时,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粪块嵌塞、痴呆等原因引起的。
2、女性发生的大便失禁比男性多,特别是经产妇,在生产后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失控。
3、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出现异常,当外括约肌的收缩张力变低时,当内括约肌向下推动粪便时,就无法自主性的进行阻止,导致大便失禁。
4、先天性肛门发育不良,导致肛门的功能发育不完全,或是部分功能没有发育,无法正常的控制大便的排出。
5、肛管职场黏膜的刺激反应出现异常,当刺激反应异常时,就无法正常的根据刺激来决定松弛还是收缩括约肌,所以当松弛括约肌时,就会无法控制住大便的排出。
二、大便失禁的治疗
1、内科治疗
(1)对饮食方面进行调整,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避免摄入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过于粗糙、过于油腻的食物,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排便的顺畅,防止便秘。
(2)保持局部、会阴部的清洁,平时在便后可以选择坐浴,在清洁过后要保持局部的干燥。若是出现湿疹可使用锌霜外用。
(3)有出现粪块嵌塞的应及时的进行清除,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复发,应定期进行灌肠,保持直肠的空虚与清洁。
2、外科治疗
(1)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或是症状出现加重的患者,应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
(2)肛管括约肌修补术:主要适用于分娩伤以及外伤所致的肛管括约损伤,且肌肉纤维未完全丧失收缩功能的患者。
可知导致大便失禁的原因各有不同,以及对于大便失禁的治疗也有一些不同。若是出现了大便失禁的现象,应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