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一到三岁的宝宝在家人的带领下开始学走路了,但是一开始都是脚步不稳以及平衡性不好,容易产生摔倒的情况,这时候家长开始要锻炼锻炼孩子的平衡力了。我们都知道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控制肌肉,影响运动的起始和力量以及认知能力的部位。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锻炼小脑的运动,宝爸宝妈们不妨去试试看。
1、多走平衡木:走平衡木对于一个刚开始走路的宝宝来说是很困难的,宝宝的平衡感不好,走路容易东倒西歪的,在平衡木上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就要走下来,但走平衡木锻炼的就是你的平衡感。在宝宝走平衡木的时候眼睛要看前方不要看平衡木,手要打开放平,脚放稳保持身体平衡。孩子认真听好开始模仿,多走走就能够在平衡木上保持身体平衡了。
如何做宝宝刺激小脑发育的运动?
2、倒走或者倒着爬行:倒着走和正着走所使用的肌肉肌群不一样,倒走可以锻炼腰背肌肉和脚踝附近的肌肉以及韧带,提高四肢的运动技能和附近的血液循环。因为倒走是不自然的走路方式,所以倒走可以锻炼小脑对于各种方向的判断和人的平衡感,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宝宝正着走比较困难的话可以先从倒着爬行开始锻炼起,渐渐地过度到倒走。
3、跳舞:家长可以找一些简单的舞蹈给孩子,跳舞能够锻炼孩子的四肢协调性和小脑控制动作的力量与方向,并且能够锻炼他大脑记忆动作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跳舞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的帮助是增加身体柔韧度,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个人精气神。宝宝先从基本的脚步开始学起,把基本功练扎实之后再给与其技术动作,这对于宝宝日后发育有很大帮助。
4、坐,站,蹲,起立练习:这项练习是在短时间内切换不同的姿势,让宝宝记住这几个最基本的姿势后锻炼肢体协调性以及肌肉的张力和协调性。宝宝的发育是家长最最关心的地方,以上的4个小方法是锻炼孩子的小脑发育,也就是运动协调性的发育。
家长平时也要多和孩子一同玩耍,可以通过智力玩具,配对游戏,图和实物代话来培养孩子的大脑发育,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周末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走走路散散心,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的同时也能锻炼走路的平衡感。希望每个小树苗在父母的帮助下都能成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父母骄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