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目前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基本上大家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就是吃药输液。但是,这样其实并不能治疗这个病的本质。实际上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血压高。腹式呼吸法可以也可以治疗高血压。那么为什么腹式呼吸法可以治疗高血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血压的病因】
遗传因素(30%):
约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genetic predisposition),同一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据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据报道,高血压患者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有跨膜电解质转运紊乱,其血清中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以致钠钾泵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Na+、Ca2+浓度增加,动脉壁SMC收缩加强,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密度增加,血管反应性加强。这些都有助于动脉血压升高。近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GT)基因可能有15种缺陷,正常血压的人偶见缺陷,而高血压患者在AGT基因上的3个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变异。患高血压的兄弟或姐妹可获得父母的AGT基因的同一拷贝。有这种遗传缺隐的高血压患者,其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
膳食电解质(20%):
一般而言,日均摄盐量高的人群,其血压升高百分率或平均血压高于摄盐量低者。WHO在预防高血压措施中建议每人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5g以下。一项由32个国家参加共53个中心关于电解质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尿钠平均值为206mmol/24h,比其它中心高43mmol/24h,尿钠/钾比达6.7,是其它中心的2倍多。尿钠最高的是天津(242mmol/24h)。这与中国膳食的高钠、低钾有关。钾能促进排钠,吃大量蔬菜可增加钾摄入量,有可能保护动脉不受钠的不良作用影响。钙可减轻钠的升压作用,我国膳食普遍低钙,可能加重钠/钾对血压的作用。增加膳食钙摄量的干预研究表明,钙的增加使有些患者血压降低。
社会心理应激(15%):
据调查表明,社会心理应激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恋、丧偶、家庭成员车祸死亡、病残、家庭破裂、经济政治冲击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压患病率比对照组高。据认为,社会心理应激可改变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所有代谢过程。
肾因素(10%):
肾髓质间质细胞分泌抗高血压脂质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压中性肾髓质脂等分泌失调,排钠功能障碍均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神经内分泌因素(10%):
一般认为,细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性增强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神经因素。但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有两类:
1、缩血管纤维,递质为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去甲肾上腺素。
2、扩血管纤维,递质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及P物质。这两种纤维功能失衡,即前者功能强于后者时,才引起血压升高。近年来,中枢神经递质和神经肽,以及各种调节肽与高血压的关系已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据报道,CGRP可能抑制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在外周它可能抑制肾上腺神经受刺激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报道,从哺乳动物心脏和脑中分离出利钠肽(A、B及C型),启示了人体内有一个利钠肽家族。近来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将小鼠肾素基因(Ren-2基因)经微注射装置注入大鼠卵细胞,形成了转基因大鼠种系TGR(mREN2)27,这种动物血压极高。用Northern印迹杂交法证明,Ren-2转基因表达在肾上腺、血管、胃肠及脑,并可表达于胸腺、生殖系统和肾。由于其表达于血管壁,可能使血管的血管紧张素形成增加,从而发生高血压和血管SMC肥大。
【腹式呼吸治疗高血压怎么样】
呼吸、情绪与血压一般认为循环状态特别是血压容易受呼吸的影响,例如测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时,为了得到近似基础血压值,常让患者进行数次深呼吸,说明深呼吸对身心的安静是有效的。呼吸法类似东方的气功(如瑜伽法和坐禅等),有调身、调息和调心作用,意味呼吸与心身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不安和紧张引起呼吸加快,节律不整,换气过度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也可引起呼吸异常。
一、气化动力于腹中。人生活在气中,每时每刻都离不了,有气则生,无气则亡。腹式呼吸吸大量氧气化为动力于腹中。
二、腹部张弛力倍增。腹式呼吸,腹肌一凸一凹,一张一弛,犹如开弓射箭,离弓箭发,腹中有九条经络,张弛之力把经络打通,经络通治百病。
三、多吸少呼生津液。“多吸天地正气以入,少呼自己的元气以出”。“气生津,津生气”,一息下来,口生津液,咽入腹中健脾、益胃助消化。
四、气带领血周身行。气是血头,血是气身,气血一道周身行,贯通五脏六腑、头脑四肢、九窍八脉、皮血筋骨。
【高血压护理】
对症护理
1、家人要多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定期督促患者测量血压,以观察病情。
2、高血压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不可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
3、合理调节患者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坚持少盐、忌烟酒的原则。
4、尽量使患者保持开心的状态,患者身边需常有人陪伴,避免患者受到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5、让患者定期参加一定的运动,不仅使患者心胸开阔,而且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太极拳: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著作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
慢跑或长跑: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
6、保持患者大病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7、定期带患者回医院检查,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要立刻就医。
8、保持情绪稳定。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大喜、大悲、大怒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应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9、经常测血压。家庭最好自备血压计,每天最好早晚各量一次血压,以便根据血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同房。
一般护理
1、饮食要清淡
饮食要三低二高。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高血压病人不宜吃得过咸,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和内脏,以防止发胖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老年人,在烹调方面不宜采用油炸方式,因这类食品会增加脂肪含量。这是高血压的注意事项之一。
2、心情要舒畅
俗话讲,“笑一笑,老变少”。实践证明,心情开朗、乐观的人较长寿。应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培养乐观、开朗、幽默的性格,相反,如果你终日处于兴奋、紧张或忧伤之中,对鸡毛蒜皮小事耿耿于怀,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粘度增加,使原已升高的血压继续上升,诱发高血压危象、脑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3、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每天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紧张度,使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下降,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及血液粘稠度下降。这些对预防冠心病及高血压病都十分有利。
4、定时排便
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影响血压。高血压病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高血压的饮食】
(1)芹菜粥: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将芹菜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
(2)菊花粥: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3)绿豆海带粥:绿豆、海带各100克,大米适量。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长期当晚餐食用。
(4)荷叶粥: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
(5)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6)糖醋蒜:糖、醋漫泡1个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并饮其糖醋汁20毫升,连服1个月,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7)罗布麻五味子茶: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8)何首乌大枣粥:何首乌60克、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早晚食之,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降血压之功效。
(9)淡菜荠菜汤:淡菜、荠菜或芹菜各10~30克,每日煮汤喝,15日为一疗程,对降压有效。
(10)胡萝卜汁,每天约需1000毫升,分次饮服。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饮胡萝卜汁,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11)灵芝汤:将灵芝切成碎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取汤加蜂蜜,早晚各服用一次,可降血压。
(12)煮熟鸡蛋,将鸡蛋清剥去吃了,将鸡蛋黄放入碗里,研碎,加适量醋,搅匀,吃下去。长期服用,高血压者可以降低。
(13)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14)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会儿食用。
查看详情>>【高血压如何鉴别诊断】
高血压诊断: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诊断性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3)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作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程度,以指导诊断与治疗。
应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以下内容:
(1)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
(2)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最高水平,是否接受过降压治疗及其疗效与副作用;
(3)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症状及治疗情况;
(4)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例如肾炎史或贫血史,提示肾实质性高血压;有无肌无力、发作性软瘫等低血钾表现,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无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提示嗜铬细胞瘤。
(5)生活方式:膳食脂肪、盐、酒摄入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以及体重变化等情况。
(6)药物引起高血压:是否服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生胃酮、滴鼻药、可卡因、安非他明、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促红细胞生长素、环孢菌素以及中药甘草等。
(7)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及有无精神创伤史。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
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
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
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
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
②心力衰竭;
③肾功能衰竭;
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高血压鉴别:
1.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病早期均有明显的肾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在病程的中后期出现高血压。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次尿细菌培养和静脉肾盂造影对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有价值。糖尿病肾病者均有多年糖尿病病史。
2.肾血管疾病
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特点为病程短,为进展性或难治性高血压,舒张压升高明显(常>110mmHg),腹部或肋脊角连续性或收缩期杂音,血浆肾素活性增高,两侧肾脏大小不等(长径相差>1.5cm)。可行超声检查,静脉肾盂造影,血浆肾素活性测定,放射性核素肾显像,肾动脉造影等以明确。
3.嗜铬细胞瘤
高血压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典型病例常表现为血压的不稳定和阵发性发作。发作时除血压骤然升高外,还有头痛、心悸、恶心、多汗、四肢冰冷和麻木感、视力减退、上腹或胸骨后疼痛等。典型的发作可由于情绪改变如兴奋、恐惧、发怒而诱发。血和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胰高糖素激发试验、酚妥拉明试验、可乐定试验等药物试验有助于作出诊断。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有:①轻至中度高血压;②多尿尤其夜尿增多、口渴、尿比重偏低;③发作性肌无力或瘫痪、肌痛、搐搦或手足麻木感等。凡高血压者合并上述 3项临床表现,并有低钾血症、高血钠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应考虑本病之可能。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和尿醛固酮升高,PRA降低。
5.皮质醇增多症
垂体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所致,表现为满月脸、多毛、皮肤细薄,血糖增高,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和17羟或17酮类固醇增高,肾上腺超声可以有占位性病变。
6.主动脉缩窄
多表现为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如患者血压异常升高,或伴胸部收缩期杂音,应怀疑本症存在。CT和MRI有助于明确诊断,主动脉造影可明确狭窄段范围及周围有无动脉瘤形成。
查看详情>>
疾病百科 | 高血压
挂号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心悸气短[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相关医院更多医院
- 北京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北京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北京蒲黄榆医院
- 北京太申祥和医院
- 北京友爱医院
- 北京东城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