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是指受孕女性在妊娠满28周却不足37周间进行分娩。此时分娩出的新生儿被称早产儿,早产儿出生体重不足,常在1000~2499g之间。约有15%早产儿死于新生儿期,由于早产儿治疗和监护手段不断进步,近年来早产儿生存率明显得到提高,使其伤残死亡率降低。
出现早产现象应如何做
1、孕妇在妊娠37周之前出现宫缩现象,则说明发生了先兆早产。多数孕妇是第一次怀孕,没有体验过分娩,因此常会忽略这一现象。孕妇应在妊娠37周前,重视宫缩情况,当出现可感到宫缩,阴道分泌物增加,感到下坠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先兆早产或早产时,孕妇需卧床休息,立即查明早产情况,观察其是否可以被抑制。
3、当早产不能抑制时,早产婴分娩前24小时内应能够给予激素,以预防新生儿呼吸困难问题。在接生时,做好一切新生儿抢救准备,准备暖箱,注意保温,尽可能防止新生儿各种异常发生。
4、孕妇早产时,不要过分紧张,在医生认真治疗、监测下,争取最好结果。
早产的危害
1、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可能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炎、脑瘫、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早产儿体重不足,低于2斤,会降低其生存率,即使存活,成年后也会存在过敏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远期胎源性疾病。
2、分娩条件允许时,孕妇通过阴道分娩,创伤较小,当胎位异常,出现宫内感染或母亲有其他自体疾病,自然分娩会增加难产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