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指标的检查有许多种,而间接胆红素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若间接胆红素检测结果显示异常,则表示肝脏可能存在着某些病变。间接胆红素的产生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来,没有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又可变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
什么是间接胆红素
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之后,大量的血红蛋白会转变成间接胆红素,若其含量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不能将其转变成直接胆红素,就会使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其浓度可以反映出肝细胞的转化功能和红细胞的分解状态。检查这项指标可以预知以下疾病:
1.肝脏疾病。若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则有可能是患上了急性肝坏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这些恶性疾病。若出现这类疾病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详细检查。
2.溶血性贫血。若人体内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使血液中间接胆红素的量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引起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偏高时,患者一般会表现出巩膜发黄、尿色发黄、皮肤发黄的症状。
温馨提示:
通过检测间接胆红素的指标,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因此检查这项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保护肝脏健康,平时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控制饮酒,少抽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少吃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