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分布着五脏六腑,这些器官功能不一。但是,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平时没有注重器官的保养,经常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很有可能会降低器官功能,甚至引发严重疾病。肝脏同样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如果总是在上厕所时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多半和就和肝脏病变有关了。
上厕所时有哪些异常,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
1、总是腹泻
一般情况下,人的肠胃道功能保持良好时,人不会无缘无故就腹泻。而部分肝脏功能严重下降的人,在排便时可以发现大便不成形,甚至有明显的腹泻。如果察觉到这种异常,最好检查一下肝功能了。
因为人的身体消化不单单只是依赖肠胃道,而需要肝脏参与,特别是脂肪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需要肝脏促进胆汁分泌才能消化。如果肝脏功能下降,分泌的胆汁不足,此时体内的物质没法及时消化分解,就容易有腹泻,消化不良的表现。
2、出现茶色的尿液
平时产生尿意时,一般需要尽快排尿,这样才能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很多人在排尿时发现尿液偏黄,很有可能是饮水不足或者出现上火表现引起的,只要及时降火,补充水分即可改善。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出现了如茶色的尿液,尿液颜色异常明显,需要警惕肝脏健康问题。如果肝脏受到损伤,释放到血液中胆红素量增多,容易有如茶色尿液排泄出来。
3、肝区疼痛
人的肝脏本身没有神经分布,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肝脏病变,此时周围组织、神经等受到了损伤,就会有肝区疼痛的症状。部分人在排便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肝区疼痛明显。这主要是在用力排便过程中,此时肝包膜也受到了牵拉引起,都和肝脏本身存在健康问题有关。因此,发现这种异常后,需要及时就医了。
4、排出陶土样粪便
正常情况下,人的粪便会受到饮食的影响。如果没有进食颜色异常的食物,人的粪便大部分都是黄褐色的,而部分人排便时出现了陶土样的粪便,就需要警惕起来。一般陶土样粪便和肝脏功能下降有关,此时释放到血液中的胆红素量增多,这些黄色化合物会使粪便颜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