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去过医院做检查,但是却不一定能了解医院中大大小小的检查。在检查中有一项叫做穿刺检查,穿刺检查能检验血液系统疾病,在做穿刺检查之前医生会告知风险,让病人做心理准备。实际上,穿刺检查具体是什么,大部分人并不了解。
穿刺检查分为哪几种:
1、硬脑膜下腔穿刺。常被应用于婴幼儿,通过用腰穿针穿入硬膜下,抽出外伤性慢性硬膜下积液,注入适量的抗生素。
2、脑室穿刺术。可用来缓解脑疝,亦可测定脑室压,或接上引流瓶做脑室持续引流。还可以用穿刺针通过注入空气等,来诊断颅内占位病变和脑室系统梗阻。
3、脑血管穿刺术。通过穿刺颈总动脉或椎动脉,再进行一定的操作后,在椎动脉造影,来显示幕下血管。
穿刺检查潜在的危害:
1、感染。由于穿刺是要直接从肾脏上取活体的,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感染,因此穿刺的风险通常是很大的。若是出现了感染,则要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
2、尿潴留。在穿刺后,患者会出现出血的症状,有可能会阻塞尿路。
3、周围器官损伤。人体器官具有排异功能,由于穿刺是强制性的,有可能会照成周围的器官误伤。
4、尿漏。一旦穿刺有偏差,会出现尿瘘,需要另外的治疗。
5、出血。穿刺会造成出血现象,尤其是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