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肾病是指排除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后使用造影剂2~3天后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造影剂在脱水情况时,浓度升高,容易引起急性肾衰竭。原有肾病综合征、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或伴有糖尿病、短时间内接受多种造影剂者,再接受造影剂后容易患有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的临床表现
1、患者在接受造影剂后出现少尿、无尿、皮疹、心悸、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肾功能下降、过敏性休克的情况,肾小管功能明显异常即可确诊。
2、尿液检查、肾小管功能检查、肾小球功能检查、核素肾图及B超检查、肾活检可以作为造影剂肾病的辅助检测。
造影剂肾病的治疗需注意事项
1、为减轻造影剂的肾毒性,可在接受造影剂前1小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及呋塞米,加强肾血流量,促进造影剂排泄。接受造影剂后多喝水,加强利尿。
2、碘过敏患者不应使用含碘造影剂,可选用非离子性、低渗性造影剂,降低肾毒性。
3、如发生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按急性肾衰竭处理。
4、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心房利钠肽、腺苷拮抗剂等)对造影剂所致的肾内血管收缩、肾血流有预防作用。
5、有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者,慎重接受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