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带是一种非细胞、明胶样酸性糖蛋白膜,含有特定的精子受体。并且,透明带在诱导顶体反应等一系列受精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实验数据,透明带抗原可刺激同源或异源抗体的免疫应答。在体内,透明带抗体可干扰透明带在妊娠卵表面的脱落并阻碍着床过程的进行。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抗透明带抗体?抗透明带抗体阳性是怎么回事呢?
一、什么是抗透明带抗体?
卵细胞周围包裹着一层非结构性嗜酸性明胶样物质,这种物质就是透明带,它是在卵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由卵细胞及其周边滤泡细胞分泌而成的。透明带不仅具有很强的免疫性,还可诱导身体产生整体或局部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透明带抗体(AZP)。
二、抗透明带抗体阳性是怎么回事?
正常育龄妇女的抗透明带抗体血清检测结果一般为阴性,即在简介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显示卵母细胞透明带未被荧光染色或仅有非常弱的荧光染色。抗透明带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十分重大,我们都知道,抗透明带抗体(AZP)可防止精子附着、阻止精子穿透卵母细胞。因此,在一些临床研究中,通常认为抗透明带抗体阳性结果可能与女性的不孕症有关。
抗透明带抗体降低生育力的机制不仅包括阻断精子受体,防止精子与透明带结合这一方面。抗透明带抗体还会使透明带硬化,当受精发生时,干扰精子的植入。目前,透明带免疫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就治疗抗透明带抗体阳性病例而言,由于抗透明带抗体导致的不孕症归根结底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一般的免疫抑制治疗与抗透明带抗体阳性治疗有许多相似之处,通常需要服用相关药物控制抗体的阻碍作用。
总之,抗透明带抗体阳性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并且越来越常见。在临床上,抗透明带抗体阳性的诊断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RIA及ELISA法、胶乳凝集试验、间接血凝等方式进行验证。通过相关的检测,患者不仅可以明确现阶段病情的具体情况,还可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