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种说法:湿气不除则百病生。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湿气入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排除身体中的湿邪,一些祛湿的方法开始广为流传,比如食疗、泡脚、艾灸等等。敷泥灸也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祛湿手段之一,很多人做完泥灸后会发现,敷泥灸的部位会冒出黄色的水珠,那么敷泥灸出水珠好不好呢?
泥灸敷出黄水珠好不好?
泥灸敷出黄水珠是身体排湿的反应,属于好的一种现象。泥灸是在传统的蜡灸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养生方式。其主要原料为矿物泥,然后融入藏红花、当归、雪莲、杜仲、桑寄生、透骨草等十几种中草药和制而成,在加热后将其敷在身体适宜部位,利用药泥热灼和高温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大桶人体经络,从而起到活血、排湿的功效。
泥灸敷出水珠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人通过泥灸敷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皮肤冒出很多的黄色水珠,有时个头还很大,或者是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水珠,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实际上人在泥灸敷之后肌肤表层冒出水珠是身体排湿气和排毒的表现,是正常的一种情况,根据水珠的形态颜色,还能判断出体内的湿邪情况。
如果进行完泥灸敷身体大量出现黄色水珠,那就表明体内的湿气以及寒气十分严重。通过泥灸敷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泥灸敷之后皮肤上面出现小的水珠,而且密密麻麻,说明深处的湿气非常重,本次的泥灸敷没有完全将湿气排出,需要进一步采取排湿措施,或者多进行几次泥灸敷。
如果敷完泥灸后没有出现水珠呢?则说明身体内的寒气是否能严重,这次泥灸几乎没能排出体内的寒气和湿气,还需要多做几次并配合食疗、拔罐等其它措施加强排湿效果。从上述分析就可知晓,在敷泥灸后出现水珠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相反,如果没有敷出水珠,则是体内湿寒严重的表现,需要多做几次才能起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