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大便常规隐血阳性

导读:在消化道出血量很少,小于5ml,粪便中无肉眼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被破坏,显微镜检查也未见到红细胞,需要用免疫法、或化学法等方能证实的出血,称之为隐血,用于检查粪

在消化道出血量很少,小于5ml,粪便中无肉眼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被破坏,显微镜检查也未见到红细胞,需要用免疫法、或化学法等方能证实的出血,称之为隐血,用于检查粪便隐血的试验称为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简称FOBT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消化道出血状况,以及消化道肿瘤的筛检和鉴别。隐血试验阳性,有真阳性和假阳性之分,影响因素详情如下所述。

一、方法

FOBT试验的方法很多,包括化学法、免疫法、转铁蛋白测定法、同位素法、卟啉荧光法血红蛋白测定试验等,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化学法,即四甲基联苯胺和愈创木脂。四甲基联苯胺法灵敏度高,Hb0.2~1.0mg/L或消化道有1~5ml出血即可呈现阳性,但是假阳性也高。愈创木脂法灵敏度较低,消化道出血达20ml左右方可检出,但受食物、药物影响小,假阳性率低。

二、干扰因素

1、FOBT化学法的干扰因素,隐血试验均呈假阳性:

(1)标本因素:粪便隐血来自鼻出血、月经血、齿龈出血等非消化道的部位。

(2)食物因素:隐血试验前三天内食用过含血红蛋白的动物血、含有过氧化物酶的叶绿素新鲜蔬菜、鱼、肉、肝脏等等。

(3)药物因素:使用过秋水仙素、铁剂、氧化性药物如碘、溴化物、硼酸等、以及萝芙木碱等药物的患者,隐血试验呈假阳性。

(4)器材和试剂:用被消毒剂、溴、铁、铁离子、铜离子、过氧化物酶、硼酸等污染过的试剂或器材进行试验可引起假阳性。

(5)操作过程:试验开始前加水稀释了标本,增高了假阳性。

2、FOBT化学法的干扰因素,隐血试验均呈真阳性:

(1)患者疾病:患者患有消化道出血,出血量高于检测阈值,或者患者患有肠结核、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如服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各种胃炎、结肠息肉、钩虫病、消化道恶性肿瘤、Crohn病等,患者隐血试验均为真阳性。

(2)药物因素:患者服用引起消化道出血的药物,例如秋水仙素、大剂量铁剂、类固醇、阿司匹林、抗凝剂等等。

三、临床意义

1、阴性结果:健康人员或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用作健康筛查指标之一。若患者摄入维生素C过量,则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2、阳性结果:消化道出血量大于5ml,当出血量小于5ml时,可显示弱阳性结果。间断性阳性见于消化道溃疡性出血,持续性阳性见于消化道癌症,因此OBT试验结果的监测可作为消化道良恶性出血的鉴别指标之一。阳性还可见于肠结核溃疡性、肾出血综合征、钩虫病、结肠炎、结肠息肉等。

3、假阳性结果:药物如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非类固醇抗炎药等摄入过多,引起胃肠道出血。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47388.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