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精神障碍,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出现精神障碍的时候,会十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以及工作,所以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那么,患有精神障碍的时候,其症状都有哪些呢?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一、精神障碍的症状
1、出现被害妄想症:被害妄想是指病人极度没有安全感,且对外界产生产生不信任。通常表现为认为某一群体或是某一人会伤害自己,少数病人还会对其假想敌进行攻击。
2、出现妄想和幻听:主要表现为患者会受到幻听的影响,而听到有人对他讲话,以及通过妄想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
3、出现情感障碍:表现为对亲朋好友表现为冷淡、疏远的表现,严重时患者会出现进食、睡眠困难等症状,完全的失去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出现抑郁的情绪:表现为情绪失落、心情低落、悲观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想进行通过自杀来结束生命。
5、出现思维破裂:表现为思维出现混乱,无法正常的进行语言的表达,在表达时经常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等。
6、出现行为障碍:表现为进行怪异的行为活动,或是身体呈木僵的状态,其发病较快。
二、精神障碍的治疗
1、脱离导致病情出现的环境,同时尽力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可以使病情尽量的稳定下来。
2、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同时进行一定的心理社会康复训练作为辅助治疗。
3、使用中药、针灸治疗的方法,也可选用延长生理睡眠的药物进行治疗。
4、对于反应性抑郁以及偏执的患者,在进行初步的治疗后仍无效的,可根据病情使用电抽搐或是胰岛素昏迷治疗。
精神障碍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所以在出现了精神障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在病情的最早期进行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