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做好热身的工作,就很容易发生扭伤的情况。踝关节扭伤又称为“崴脚”,如果不慎踩到石子或踩到凹凸不平的地面,都很容易出现有踝关节扭伤的情况。究竟在这一情况发生后,应当要进行怎样的正确处理好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足踝外科主任医师曾参军教授表示,对于一些踝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较为薄弱,或者其关节的稳定性较差的人来讲,是很容易发生有踝关节扭伤的情况。在踝关节扭伤时,其局部可能会出现有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障碍。
需要明确的是,如果此时发生的只是较为轻微的扭伤,患者此时应当要立刻停止运动,自行进行处理即可。但是,对于一些发生了严重扭伤的患者,此时则应该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在扭伤发生后的24小时内,应当要注意遵循“R.I.C.E”原则进行紧急的处理。
曾参军教授提醒,首先立即停止运动,以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从而减轻其机体局部血液的流动,预防水肿的发生。其次,是进行冰敷,用冰块包裹毛巾,对机体发生扭伤处进行适当的冰敷。这样既能镇痛,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其局部血管的收缩,从而减小出血量和水肿症状的发生。一定不能在受伤后硬撑着去运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紧接着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加压包扎。所谓加压包扎是指用绷带对患者机体的扭伤处加压包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机体出血和水肿症状的作用。在包扎工作完成后,此时再将踝关节抬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以促进机体血液的回流,从而减少其伤处的血流量。
指导专家:曾参军,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足踝外科主任,创伤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长:3D打印骨科精准微创治疗,足踝畸形矫形、足踝伤病、大段骨缺损、骨髓炎、骨不连、严重骨盆髋臼骨折、四肢多段粉碎骨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老年骨折疏松骨折微创治疗等各种畸形矫形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