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肥厚型心肌病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疾病可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可依旧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疾病的危害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继勇医生介绍,肥厚型心肌病以青壮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以无症状,也可以有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前区闷痛、易疲劳、晕厥甚至猝死,晚期出现左心衰的表现。
病人的症状与左室流出道梗阻、心律失常、心电传导异常,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异常有关。有的病人还可以出现二尖瓣返流、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猝死。王继勇医生指出,高危病人还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病史、室性心动病史、家族中有未成年猝死病人史、晕厥史、左心室肥厚超过30毫米、运动时血压异常等。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患者胸骨左缘可出现粗糙的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可伴震颤。应用洋地黄制剂、硝酸甘油、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及Valsalva动作后杂音增强,反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去甲肾上腺素、下蹲时杂音减弱。有些病人闻及S3及S4心音及心尖区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杂音。
肥厚型心肌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60%~70%为家族性,30%~40%为散发性,家族性病例和散发病例、儿童病例和成年病例具有同样的致病基因突变。
肥厚型心肌病有猝死风险,是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之一。但是,并不是每一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都有症状的,想要确诊必须要医疗仪器以及医生的帮助。
由此可见,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当要多加把握和注意的,以尽可能降低这一情况存在的潜在风险,保证机体的健康。
指导专家:王继勇,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从事心胸血管外科工作多年,擅长治疗肺癌、肺部肿物、肺部小结节、胸水、漏斗胸、鸡胸、手汗症、重症肌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