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鸡蛋。鸡蛋作为一种蛋制品,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胆固醇,还包含着多种身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比如铁、钙等,是人类已知最完善的功能性食品之一。但是,也有一些人觉得鸡蛋含有的胆固醇太多。一旦吃太多,就会导致人体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太高,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此,有一部分人,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远离鸡蛋,不敢触碰。对于这种情况,大家应怎么去正确地对待鸡蛋中胆固醇和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呢?
对于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医学家解释,鸡蛋中的胆固醇对人体的健康是没有危害的。首先,鸡蛋的热量不高不低,而且好消化。同时,它所含的氨基酸比例适当,符合人体的所需。其次,鸡蛋中虽然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是它的饱和脂肪酸仅是总脂肪的三分之一,是属于养生中的低脂食品。另外,根据科学研究,鸡蛋里的胆固醇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好的作用,所以,就算高血脂患者吃鸡蛋也没有关系。
除此之外,鸡蛋中含有很多其它的物质,是可以抑制人体血液胆固醇水平的,比如甜菜碱、高密度脂蛋白,维生素等。最后,要知道,人体才是制造胆固醇的最大元凶,与所摄入的食物相比,完全是大巫见小巫。而且,人体自身所分泌的胆汁,即含有的胆固醇,就和九个蛋所含有的量相当。同时,人体对于胆固醇的吸收是有限的,并不能全部吸收,所以不用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
不过,吃任何食物,都要遵循一个度的原则,不能过量,鸡蛋也是如此。食用适量的鸡蛋,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根据人体所需,每天食用一个或者两个鸡蛋就可以了。想要降低自身体内的血清胆固醇,最好是限制自己日常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
现如今,很多人总是喜欢给他人推荐所谓的科学的饮食习惯或者是饮食结构。对此,一定要有个清醒的头脑,在没有确定是否科学正确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