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昏迷是指脑功能产生退化,被高度抑制的一种病理状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十分严重的认识性障碍,患病者对肢体刺激均无反应。意识障碍与昏迷尤其上了年纪的人比较多见,遇到此种情况应该及时就医诊断和急救。
一、老年性昏迷的原因
1、老年性昏迷的原因很多,除了常见的脑部功能退化造成的昏迷之外,还有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此外,摔倒、磕碰后造成的脑袋外伤,以及不良饮食造成的食物中毒都是造成老年性昏迷的原因之一。
2、脑部疾病病变,例如各种颅内疾病(脑脓肿、血肿等),同时,患病率极高的高血压也是诱导老年性昏迷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平时要注意对高血压的控制,防止高血压恶化变成脑出血、脑血栓等更严重的疾病。
二、老年性昏迷的表现
1、轻度昏迷状态。发病者的意识已经不清晰,外界的刺激没有任何较大的反映,只有在极为疼痛的刺激下才会有身体自主的抵抗防御反应。偶尔会发出很含糊以及无任何缘由的怪叫声,整个人毫无逻辑思维,处于睡眠状态相似的一种状态。但基本的反射会存在,并不会消失,这是轻度症状的表现、
2、中度昏迷状态(即昏迷)。发病者的意识已经不清晰,外界施加的刺激也没有任何较大反应,极为疼痛的刺激下也无法让其产生防御的反应。思维消退,没有任何思想内容,也不会怪叫,正常反射(吞咽咳嗽)十分缓慢迟钝,只能出现病理反射。
3、严重昏迷状态。发病者意识以及严重不清晰,所有的刺激都无法造成发病者的反应,正常反射也会消失,几乎无任何反射,即便病理反射也会时常消失。
总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必须时常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经常按时体检,不要为了省钱而拒绝体检和医治。人的年纪越大,身体技能相对较以往肯定是有所退化的,这是人的正常变化,切莫因为年纪大了身体出现异常而“要强”不服老,身体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