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接触生病的牲畜有可能会导致患病。病毒寄生在动物身上,接触者都是有可能被传染的。布氏杆菌病,就是一种由于牲畜身上的病毒传染到接触者所引起的疾病。那么,布氏杆菌病的症状是什么呢?
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常有寒战,发热,多汗。其中患者发热是有特点的,每2~3周发热一次,热型可以是弛张热(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也可以是不规则热。对于这种发热症状,应该及时降温,以免造成对中枢神经以及各系统的伤害。流汗有降温的作用,与发热会相伴退去。
除了以上症状,患者还会感觉到关节痛或者肌肉疼痛,肝脾肿大,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对于男性,还可能会有睾丸炎或附睾炎,女性则可能有卵巢炎。
对于慢性期的患者,疲乏,出汗,头痛,低热,抑郁,烦躁,肌肉及关节酸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
对于患者,应该及时治疗,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治疗是有区别的。那么,布氏杆菌病有哪些?
若为急性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有以下联用的药物:
1.多西环素和利福平联用
2.多西环素加氨基糖甙类链霉素肌注
3.头孢曲松与利福平
以上药物用量、疗程是不一样的,需要注意注意一下。另外,有很好的细胞内渗透作用的喹诺酮类也是可以的。
若为慢性期,有病原治疗和菌苗疗法。病原治疗也适用于急性期的治疗。
布氏杆菌病是传染性的疾病,通过隔离传染源以及切断传播途径,可以预防疾病。那么,具体的预防措施是什么呢?
病畜以及被传染的人都是需要隔离的,对于病畜,如果流产胎盖,应该用生石灰深埋;对于病人,其排泄物以及污染物都有消毒。对于病畜所处地方的乳类、肉类等都要消毒灭菌。水源也是病毒传染的途径,所以要保护好水源。
牧民接羔(帮助羊、猪等产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病菌会通过损伤的皮肤进入人体,所以凡是有接触病畜的,都要小心。对于牧民和兽医等要经常接触牲畜的,应该注意一下。
布氏杆菌病是传染病,平时在接触病畜时留意点,若身边有病畜的,要隔离。若被感染,就应该及时治疗,以上有治疗方法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