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情感心理 > 正文

​“老好人”可能是因为人格障碍_人格障碍的类型

导读:​“人格障碍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表现都有所不同。那么, 到

​“人格障碍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表现都有所不同。那么, 到底为什么老好人”可能是因为人格障碍?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人格障碍的类型】

  (1) 偏执性人格障碍:

  这种人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对谁都不信任,做慢,妒忌心强,看问題主观片面,同时又自我估计过高,对手工作上的不順利,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过度敏感,対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从不反省自己有何缺点与过失,而总是归责于别人有意与他作对所致,他们习惯于将功劳归于白己,将错误推给别人,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总感到受人欺负,别人対他不忠诚,为了个人利益,他们到处申诉,甚至写控告信,有不达到个人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2)分裂样人格障碍:

  这种人性格明显内向,行为怪癖,为人孤独,不合群,与家庭和社会疏远,没有知心朋友,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他们沉默好静,与世无争,对任何事情均兴味索然,缺乏愉快感,有繁多的白日梦或幻想,但尚未脱离现实,他们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体贴以及愤怒,在面对紧张情况或灾难时,显得漠不关心,无动于衷,他们在遵守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

  (3)癔症性人格障碍:

  这种人好感情用事,表面上显得热情、讨人喜欢,但缺乏真诚,易变而幼推,人际关系随弱。他们总是以夸张的、富于表演性的言行引起他人的关注,虚荣心强,白我中心,自我放纵,而很少为别人着想。常对区区小事情反应过于强烈,有时无端发脾气。他们的要求特别多,依赖性强,总希望得到别人的照顾和赞赏,情感易受伤害。他们的生活,有时就如戏剧一般, 寻求刺激,暗示性强,易受他人影响。

【​“老好人”可能是因为人格障碍】

  表现1:“老好人”形象

  在人际关系中,“迎合型人格障碍”的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一个“老好人”,但是人际关系未必就一定很好,因为和这样的人相处时间久了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与这样的人相处,一开始是很容易的,“老好人”通常对同事、对朋友都很热心,表现得善解人意,也喜欢帮助别人,有点什么好处也总是让着别人,显得特别大公无私、替人着想。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者感谢,假如没有得到这些,那“老好人”的内心会非常痛苦,也会有愤怒,只不过这愤怒他只是让自己知道,不会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介意,“老好人”总是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对别人好。

  表现2:自我牺牲去成就别人

  除了在一般的人际交往关系中,“迎合型人格障碍”在婚姻等亲密关系中也比较常见。“迎合型”的人有可能在婚姻中过分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去取悦伴侣,以此证明自己对伴侣是非常有帮助的人。在这种婚姻关系中,伴侣很难不去不断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感激之情———你对我是多么好!我是多么感激你!你为我做出了这么多牺牲,你是一个多么好的爱人!……

【人格障碍有哪些共同特点】

  ( 1)一般始于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特征往往从儿童期初露端倪,但由于这时人格的可塑性较大,一般到青春期才变得显著。

  (2)他们都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这是各类人格障碍最主要的行为特征。他们多表现为偏执、怀疑他人、被动或主动地侵犯他人等,给他人造成极大的麻烦甚至带来祸害。

  (3)他们把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过错:因此,多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或需要改正什么。他们常将社会或外界的一切看成是荒谬的,不该如此。

  (4)他们认为自己对别人无任何责任:如对不道德的行为无罪恶感,伤害别人不后悔,并对自己的所做所为都能做出自以为是的辩护。

  (5)他们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猜疑、仇视和固有的看法带到哪里:任何新的环境、新的气氛、新的人际关系都不能改变其行为特点。

  (6)他们的行为后果常伤及别人,危害社会,而他们自己却泰然自若。

  (7)总是由别人的埋怨或先发使他们的不良行为得以暴露,而不是他们自己感到有什么病痛,心情不安。


【人格障碍的病因 】

  人格特征的形成过去认为主要决定于环境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代研究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般在青少年期定型,以后即不易改变。研究发现,婴儿初生即具有某些气质特点(并不是“一张白纸”),这种特点一开始就会对周围人产生相互作用。长期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日后的人格特征。

  异常人格,即人格障碍的形成与正常人格的形成相似,大多数也决定于遗传素质及环境因素,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较具体。例如在遗传方面,美国曾做过1,500对双生儿精神疾病的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儿人格障碍的同病率要比双卵者高许多倍,对某些类型的价格障碍,这种特点更明显。另外的研究又发现,儿童期的某些气质特点与成人期的某些人格障碍有一定的联系。在英美,心理分析的人格发展学说曾盛行一时,认为许多人格异常的表现是儿童期的性心理发育障碍加上心理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像正常人格形成一样,过去也有许多人认为异常人格的形成主要也是决定于环境因素,近数十年来的研究认为:环境(教育)虽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同一父母生养,在同一环境下长大的兄弟姐妹,可以有很不同的性格,这一常见的事实就能说明这一点。异常人格也可以由疾病造成,主要是脑额叶的疾病(如脑外伤、脑炎等),精神分裂症也可以出现人格障碍症状,也可能是额叶功能障碍所致。这些都属于疾病的残留或后遗症状。

【有人格障碍怎么办】

  升华法

  癔症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不妨“将计就计”,将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这样患者原有的淤积能量就会在表演中得到升华。

  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因此,癔症型人格的人投身于表演艺术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交友训练法

  交朋友一定要真诚相见,以诚去交心,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要格外注意交友间的“心理相容原理”。

  敌意纠正训练法

  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漩涡中;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xl/12966.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