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声音以及呼吸的频率,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作为家长的话,也可以通过了解宝宝的这些呼吸状况,其观察他的身体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受到一些疾病问题的影响,比如有些宝宝呼吸比较短促,尤其是在睡觉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们就需要注意分析了解一下,真正的原因了。
【 孩子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1、体质虚弱所致
中医学认为小儿虚汗多与体质虚弱有关。当孩子体虚时,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致使皮肤汗孔开闭失调,不能收敛汗液,汗就容易流出。往往表现为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家长要注意调整饮食,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2、缺钙所致
小孩出虚汗,也有可能是缺钙所致。缺钙通常表现为孩子爱哭闹、夜间盗汗、枕秃、方颅等,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化验一下微量元素,看看孩子是不是缺钙,及早纠正,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3、某些疾病也会出虚汗
某些疾病也会导致孩子出虚汗,家长要学会甄别。例如患了结核病、佝偻病、感染性疾病等,孩子就会有严重盗汗现象。若仔细观察,得了结核病的孩子还会同时伴有发烧、咳嗽、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感染性疾病也会有发热、精神差、食欲差等中毒反应。
另外,从出汗的时间上来看,通宵出汗常见于结核病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前半夜异常汗多见于活动性佝偻病;早晨起来空腹时出汗,多因低血糖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孩子长身体必吃的菜 】
蚝油杏鲍菇
原料:杏鲍菇400克、猪肉200克、盐、酱油2勺、蚝油1勺、淀粉1勺、白糖半勺、黑胡椒
做法:美食天下菜谱大全
1. 杏鲍菇洗净,切片;肉切片,加酱油1勺、淀粉1勺抓匀,腌10分钟。
2. 调酱汁:蚝油1勺、酱油1勺、糖半勺,拌匀后待用。
3. 锅中热油,下肉片,炒散,入杏鲍菇片,炒匀。
4. 倒入调好的酱汁,撒上黑胡椒粉,盖上锅盖,小火煮3—5分钟,撒适量的盐,大火略收汁即可。
肉末烧豆腐
原料:豆腐2块、猪肉馅50克、油、盐、姜、蒜、花椒、老抽、淀粉、豆瓣酱、辣椒粉
做法:
1. 豆腐切小块,放入锅中焯水捞起。
2. 锅里热油,倒入姜末、蒜末爆香,放入肉末,炒至断生,加入豆瓣酱,炒出红油,加入辣椒粉和花椒,继续炒香,倒入一碗水,大火烧开。
3. 用半碗水兑开2汤匙的淀粉,勾芡,调入少许盐,撒入少许葱花,肉末和酱汁能包裹着豆腐即可。
【多数妈妈不懂宝宝“深浅睡眠”】
在破纪录现场,帮宝适育儿专家联盟成员、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玺诚专家介绍说:“对于0-2岁的宝宝来讲,睡眠好才能长得好。良好的睡眠是健康身体和情智开发的基础。”但是,如何让宝宝睡得好,很多妈妈还存在盲区。
宝宝睡不好?73.5% 妈妈不懂“深浅睡眠”
“为什么宝宝晚上睡觉总会一惊一惊的?”生活中,不少妈妈都发现,宝宝晚上睡觉很不安稳,并认为这是睡眠有问题的表现。其实,在专家看来,当宝宝睡眠中出现眼动、吸吮等无意识的动作、声音时,可能是宝宝处于浅睡状态。
专家刘玺诚介绍说:“宝宝的睡眠有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状态。若按脑电图表现来判断,非快速眼动睡眠属于‘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则属于‘浅睡眠’。宝宝的睡眠过程也是深一阵、浅一阵,深浅睡眠不断交替。”
不过,据帮宝适与《聪明宝宝》的联合调查显示,73.5% 妈妈并不了解“深浅睡眠”,甚至有67.6%的妈妈认为“浅睡眠就是宝宝睡不踏实,是对宝宝不好的”。事实上,浅睡眠对于宝宝的成长同样非常重要。
浅睡促智力 深睡长体格
“很多妈妈觉得,浅睡眠就是质量不高的睡眠,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刘玺诚专家介绍说,夜晚睡眠时,宝宝白天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依然在大脑里储存着;当进入浅睡阶段,宝宝就会在脑子里对这些知识进行滚动“复习”,巩固记忆,从而建立和发展脑细胞新的功能联系。除了“复习知识”,在浅睡眠阶段,大脑还会增加蛋白质合成,促进宝宝的脑部发育。
相比浅睡眠对宝宝的大脑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深睡眠则有助于宝宝的体格生长发育。“在宝宝深睡眠阶段,影响体格发育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增多。“ 刘玺诚专家如是说。据卡托研究表明:人体每天70%的生长激素都是在深睡时分泌的;一旦出现睡眠问题,就会打乱宝宝深睡时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宝宝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受到影响。
【培养宝宝睡眠习惯的6大攻略 】
1.晚餐时间要固定
幼儿的晚饭时间最好是晚上5:30-6:00,这样吃完饭后,他可以玩1个小时,7:30就可以准备睡觉,8点钟左右正式上床睡觉。
但由于现代父母工作繁忙,下班晚,就算7点回到家,8点左右才能吃饭,孩子跟爸爸妈妈玩玩弄弄,最早也要9、10点钟才睡觉。这种父母回家晚、吃饭晚、玩得晚,而造成孩子晚睡的情况,并不利于孩子日后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建议:先给小朋友吃饭
晚归的父母尽量不要和孩子一起吃晚饭,可以让爷爷奶奶或保姆陪孩子一起先吃,让孩子形成在固定的时间吃晚饭的习惯和意识,并让孩子晚饭后、睡前有一定的活动时间。
对于已经习惯晚吃饭的孩子,建议可以每个礼拜提早1个小时让他吃饭,一个月下来就可以调整到8:00-8:30睡觉;孩子的睡眠不能强迫,要自然地养成,至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来调整。
2.睡前避免兴奋
吃过晚饭以后,最好让孩子做比较安静的活动或游戏,比如看书、画画、听音乐、讲故事、堆积木等等,千万不要让孩子做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让他看惊奇、恐怖的电视节目,导致孩子特别兴奋,影响夜间睡眠。
建议:提早安定情绪
对于那些特别容易兴奋的孩子来说,下午玩的游戏和活动也不能太兴奋,也不要因小事而打骂孩子。
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新鲜、温度适中
睡觉之前,要将房间的门、窗打开透气大约20分钟,包括睡午觉也都应该如此。晚上睡觉时,最好开点气窗,以保持空气流通。如果房间里使用空调,最好也要事先通风20分钟。而且冬季要保持室内温暖,夏天则要尽量让室内温度凉快。
2、环境安静、光线幽暗
父母在孩子睡觉时,可以将灯光调得暗暗的,最好不要打麻将、唱歌或跳舞等来妨碍孩子睡觉,尽量保持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睡眠。
3、给孩子一张自己的小床
宝宝出生后,妈妈最好为他挑选一个小床,让他睡在自己的小床里,小床上放有他自己的枕头、被子、床单,这样有利于孩子从小熟悉「床」这个睡觉的环境,看到床就意识到“这是睡觉的地方”,从而形成正确的睡觉习惯。
最好把孩子的小床放在房间的一角,不要放在窗户旁边,尽量放在白天可以晒的到阳光、而不潮湿的地方。在孩子2岁以前,可以将孩子的床放在父母的房间里,情况允许的话,在孩子2岁以后,则可挪到他自己的房间。
4.做好睡前准备工作
让孩子知道“该是睡觉的时间了”也很重要,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比如:
1、对于几个月的孩子
每天在睡觉之前跟孩子讲:“天黑了,我们该睡觉了。”开始,可能孩子听不懂,但时间一长,他就会领会到你话中的意思,并知道:爸妈一对我说这句话,我就应该要睡觉了。
2、对于1、2岁以上的孩子
可以通过边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边让孩子准备睡觉。你可以说:“我们玩了好长时间了,玩具也累了,要睡觉了,我们就让它睡觉吧。”
同时也可以通过给孩子洗澡、刷牙等睡前准备工作来使他产生睡觉的意识。比如:“我们要洗洗澡,刷刷牙,准备睡觉了。”父母一边做出洗澡、刷牙等动作,一边说,这样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明白了。
5.实施睡前催眠术
在孩子睡觉之前用以下的方法进行适当催眠:
1、播放催眠曲
建议在孩子睡觉前,每天播放同一首催眠曲来帮助孩子入睡,《摇篮曲》等悠扬舒缓的曲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2、说同样的话
每天在睡觉之前,可以对孩子讲同样的话:“你看,小狗睡觉了,鸟儿睡觉,我们宝宝也要睡觉了。我们来比比看,谁睡得最快最香。”
3、讲故事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但是最好时间不要太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而且情节不要太离奇或恐怖,这样反而引起孩子兴奋。建议你通过讲不同小动物睡觉的故事来引导孩子适时睡觉。
建议:床上不要放玩具
床就是孩子睡觉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所以最好不要在孩子的床上放置各种玩具,也不要让孩子抱着玩具猫或狗睡觉。睡觉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我们把眼睛闭起来,睡着喽。”以此来促进孩子养成自动入睡的习惯。
6.守着睡着的孩子
睡觉对于0~6岁的宝宝来说,是件大事,可以促进宝宝的脑部发展与身体成长,但不要以为孩子睡着,就可以走开了事,你还是需要付出你的耐心,给孩子心理的安全感,所以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睡着后,妈妈不要马上离开
人的睡眠一般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时期。孩子睡着最初的20分钟,属于浅睡眠时期,孩子很容易醒。所以妈妈最好就在孩子附近做一些事情,万一孩子醒来,也不会因为看不到妈妈而感到害怕、睡不着。妈妈还可以在孩子临睡前告诉他:“宝宝,你睡吧,妈妈会在你身边,陪你一会儿!”
【宝宝呼吸短促的原因】
1、仰睡(面向上)时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而向后倒,半阻塞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
2、婴幼儿本身的呼吸通道,如鼻孔、鼻腔、口咽部比较狭窄,故稍有分泌物或粘膜肿胀就易阻塞。故半岁之内的婴儿时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咙有杂痰音,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3、当感冒造成喉咙部位肿胀、扁桃腺发炎、分泌物增多时,更易造成气流不顺而鼾声加重。
4、脸头形状异常者,如肥胖的人,或扁桃腺肿大的小孩,因口咽部的软肉构造较肥厚,睡觉时口咽部的呼吸道更易阻塞,所以鼾声也非常大。更严重者甚至会有呼吸困难及呼吸暂停的现象。
不仅仅是对于宝宝呼吸急促的问题,需要注重了解,其实对于宝宝来讲身体不管出现哪一些异常状况,家长们都不可忽视,因为有的时候越是忽视的话,也越容易导致这些疾病,变得更加严重,者造成其他不利的影响,所以家长们必须注重科学的了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