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护理措施。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最怕的就是老年人摔倒,我们都知道老人摔倒后不应该着急扶起,这时候就要判断老人跌倒的严重程度了,因为因为跌倒有轻有重,处理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老年人跌倒护理措施】
(一)、意识清醒
1、如果是因为道路不平或者运动功能下降而摔倒,或者是由于看不清路被绊倒,轻者会造成一些摔伤、瘀伤等问题,严重者则可能伤及骨骼,或者存在出血的风险。
2、如果跌倒的老年人没有剧痛、肢体不能活动等感觉,可能伤得不重,可以试着把他扶起来,但是动作一定要慢,也不要用蛮力。
3、如果老年人身上有特别疼痛的地方,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活动有障碍,那可能是伤及了骨骼或者神经,这个时候随意搬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应该小心处理。譬如老人跌伤了手臂,可能发生桡骨骨折或者尺骨骨折,老人会感到手掌发麻、手臂疼痛,骨折处还会肿胀、变形等。
4、如果看得到伤口,有出血,就要先用衣物、毛巾、手绢等止血包扎。当然这种骨折还不算严重。
5、如果是摔伤了脊椎,特别是颈椎,盲目搬动老人可能会造成脊髓的损伤,轻则几个月才能恢复,重则造成瘫痪。所以这种情况不可随意移动病人,而应立即叫救护车,或找专业急救人员来进行处理和转运。
(二)、意识不清
1、遇到意识不清的倒地老人,可以先试图叫醒他,并且同时试探一下老人的呼吸、心跳是否存在。如果老人的呼吸心跳中止,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并且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
2、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呕吐等症状,那一定要把老人的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引发窒息,也可以用手或身边的工具掏出老人的呕吐物。
3、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抽搐等问题,可以用钱包等硬物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舌,并要及时呼救,找专人处理,千万不要试图用蛮力固定老人抽搐的肢体,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4、家中的老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老人突然倒地并失去意识很可能是心肌梗死,这时也不应随便搬动处理,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去医院进行救援。
【老人走路突然摔倒原因在哪】
一、 老年人常见的摔倒原因:
1.中风:因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常发生昏迷、偏瘫等;
2.眩晕恶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一般无意识障碍;
3.晕厥:因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
4.心绞痛急性发作;
5.不慎摔跤骨折及癫痫发作等。
二、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
1、如中风者,若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
2、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者,患者应平卧,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
3、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甚至引起瘫痪。因此,旁人遇见老人摔倒时,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先询问摔倒原因,然后给予合适的帮助。
4、如果是心绞痛患者,应让其服下急救药,然后送往医院;若昏迷或语言障碍的患者,应立即打急救电话;对于呕吐患者,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搬动患者时,应一人托头及胸部,一人托腰及臀部,一人托腿及脚部,动作宜缓慢平稳。
【老人摔倒怎么办】
老人摔倒别先急着扶起来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先看看对方有没有意识,如果晕过去了,可以掐人中、合谷、劳宫穴,等他清醒过来。如果是老人摔倒了,不问三七二十一把他扶起来,可能还会坏事。需要做的就是问问他话,看他意识是否清醒,然后打120求救。
老人突然跌倒好先不要扶。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应分析一下老人摔倒的常见原因:
中风引起脑内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患者会发生昏迷、偏瘫等。
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
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患者会发生短暂性意识丧失。
心绞痛急性发作。不慎摔跤,导致了骨折及癫痫等。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一般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对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如果立即扶起,会加重出血症状,反而使病情急转直下。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平卧更有利于改善脑供血不足,如此时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如发生骨折和脱臼,不当的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椎骨折的病人若伤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脑血管破裂出血的患者,扶起反而会加重病情。
因此,遇到老人摔倒时,要先观察其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病人,可先让其服下急救药,再视情况送往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碰到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转向一边,以防呕吐物反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搬动病人时,动作宜缓慢、平稳,好让病人保持平卧。
看了这些,希望大家在老人摔倒的时候能给予正确的帮助。但是本文的初衷,绝对不是给大家一个冷漠的借口。看到老人摔倒,不要立即扶起来,但是也不要冷漠的转身走开。
【跌倒摔倒怎么紧急处理】
1.扭伤处理的原则:保护、休息、冰敷、抬高。
2.自我判断扭伤的程度以及处理措施。
(1)轻微的扭伤:疼痛不剧烈;局部无肿胀变色;活动不受限或轻度受限;关节无变形。此时,可判断为韧带轻度拉伤痉挛,只需适当休息就可以了。
(2)稍重的扭伤:疼痛剧烈不易缓解;局部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休息后不能缓解。此时,韧带可能已经部分撕裂,应立即冰敷,用冰袋冰敷至肿胀范围缩小或不再扩大,冰袋外可裹一条干毛巾,避免冻伤。24小时后可热敷、理疗。
(3)严重的扭伤: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随后出现瘀斑,严重时可有关节畸形;患肢无法承重。此时,韧带可能断裂甚至骨折,应立即冰敷,保护患足立即就医,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以免处理不当影响预后。
3.对于特殊人群跌倒的处理。
儿童和老年人跌倒后,在应用上述措施处理肿痛症状仍得不到有效缓解甚至进行性加重时,应高度警惕合并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或老年人髋关节骨折的可能。因为上述两种骨折是这两类人群跌倒后最容易发生的骨折,需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老人摔倒常见的原因】
(1)中风。因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使其突然破裂出血,常发生昏迷、偏瘫等。
(2)眩晕。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一般无意识障碍。
(3)晕厥。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
(4)心绞痛。急性发作。
(5)不慎摔跤、骨折及癫痫等等。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旁人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
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
因此,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下急救药。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即打急救电话,见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搬动病人时,要一个托头、胸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