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飞快增长。据北京市交管部门统计,仅国庆七天,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就净增1万辆,总数已经突破388万辆,人们的出行也因此更加便利。但与此同时,车内污染、安全隐患等一些关乎人们健康与生命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我们来看看有车一族的健康全攻略。
【有车一族拉响男性健康警报】
近年来,随着有车族的增多,与之相关的疾病也多了起来。其中前列腺炎已首当其冲,频频侵扰中青年男性,成为众多男性的下腹之患,让众多男性身心受挫,尝尽苦头,前列腺炎已成为司机、私家车主等有车族的常见病,高发病。专家解释道,长期驾车几个甚至十几个钟头,极易使体内代谢物堆积,血液循环变差,造成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使前列腺慢性充血,诱发前列腺炎,导致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路感染等症状。
而平时饮水少,经常憋尿,对尿路更是形成一种直接刺激,也容易使前列腺炎的症状加重。前列腺炎一旦合并细菌、病原微生物感染,就会引起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表现复杂,治疗如果不彻底,极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前列腺不适还会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精索静脉曲张,睾丸下坠、下腹钝痛、功能障碍,甚至会发生睾丸坏死、肾脏积水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男性长期驾车久坐还会使阴囊温度增高,对精子形成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接触汽车废气也会使精子质量低下。研究显示,以驾车为生的男性,精子数量较少,畸形精子比例较高,约三分之一的不孕不育家庭是由于男方精子数量和质量异常造成的。因此,专家提醒:久坐少动对开车族的前列腺危害很大,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伴随腰腿酸痛、生理功能障碍、睾丸隐痛等症状,切莫忽视大意,讳疾忌医,要及早去专业医院就诊,科学规范治疗,早治疗能在急性期一次性治愈。
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好的生活习惯,男性人群更应该每天坚持有氧运动,不要总是开车或者久坐不起等等,这样都加大了自己患上前列腺炎疾病的几率,到时候治疗遭罪痛苦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健康要负责哟。
【有车一族的健康全攻略】
驾驶姿势要正确。调整座椅时,要保证右脚把刹车、离合和油门踏板踩到底的时候,腿还能自然弯曲;双手握住方向盘两端时,手臂微弯;安全带要高于肩部5-10厘米。
感冒后别开车。英国研究显示,感冒,特别是流感,对人行动能力的影响等于喝了8升啤酒。如果吃了感冒药,发生事故的几率则会加倍。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安全驾驶行为研究专家范立表示,开车需要集中注意力,而一个喷嚏就会使人手脚失控。
别穿高跟鞋。高跟鞋把后脚的支点抬高,让人在踩刹车时很难找到着力点,还容易卡在里面,引发事故。
别放太多饰物。前车镜上的挂件在行驶中会摇晃,阻挡视线。后挡风玻璃前若堆满玩具,就无法判断与后车的安全距离。在装有气囊的面板上放饰物更危险。气囊瞬时冲破面板的速度相当快,极具杀伤力。
酒后、疲劳别开车。美国研究显示,睡眠少于5小时者,发生车祸的概率是睡8小时者的4-5倍。另外,50%-60%的车祸与饮酒有关,酒后至少5小时后再开车。
过于肥胖、慢病患者、孕妇少开车。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过于肥胖的人开车,发生事故的风险加大;怀孕前3个月和6个月之后,最好不要开车;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开车时最容易眩晕,最好少开车。
车内别放一次性打火机。由于一次性打火机中有液态丁烷,长时间摩擦、挤压、碰撞,很容易爆炸,特别是在夏天。
【开车一族的食疗养生法】
每天开车,不仅要饱受长期吸入尾气产生的毒素之苦,还要忍受车内混浊空气产生的难闻异味。专家提醒,开车一族每天吃一个橙子,不仅能净化车厢里的空气,还有助排出人体内的毒素。
正常人饭后食橙子或饮橙汁,还有解油腻、消积食、止渴、醒酒的作用。橙子中还有含量丰富的维生素C、P,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因此也非常适合高血脂症、高血压、动脉硬化者食用。
1、开车消耗体能较少,许多人又缺乏健身运动,身体大多偏胖,因此,驾车族应尽量减少油脂摄入,避免饮食过量,这样可防止头晕、困倦,饱餐之后血液分配至消化系统较多,影响心脑供血,往往出现心脑轻度缺血缺氧,驾车人容易头脑不清醒,造成事故。
2、有不人驾车族喜欢喝浓茶或者咖啡提神,然而,经常饮用浓茶或者咖啡,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体会对浓茶或者咖啡产生耐受性,而耐受性的产生,必然引起浓茶或者咖啡用量的增大,浓茶或者咖啡用量的增大又会因利尿太过而损伤阴津。
因此,驾车族应尽量喝白开水,根据天气的冷暖及当时身体的状态,饮用凉白开水或热白开水。而提神的最好办法是强制自己休息,哪怕是短暂的休息,休息之后自然就有神了。
3、开车的朋友由于要集中精力,睁大眼睛,观察前方情况,故较费眼神,尤其是在夜间开车,更是用眼过度,易耗肝血,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受血则能视,久视则耗伤肝血,故驾车族应多食用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滋补肝血,以达明目养肝之目的。
4、有车族应尽量减少夜间活动和夜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节律是人类有史以来自然形成的,随意打乱这个节律,人体会有很多不适,正常生物节律被打乱,睡眠不足也会影响次日驾车的安全性。
【不容忽视的有车族健康状况】
NO.1 腰酸背痛
开车的人长时间保持坐姿,当腰肌长期疲劳而得不到放松时,则会转化为腰肌劳损,在汽车颠簸等外力的影响下,甚至可能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医生建议:一次性持续驾驶的时间不宜过长,遇到路面情况不好时车速不应过快,可在座位和靠背上垫上垫子。另外,驾驶者应多参加运动。
NO.2 颈椎病
驾驶员开车时,始终注视着一个方向,当颈部肌肉痉挛,发生颈椎微错位,压迫、刺激神经,会出现头部、肩部、上肢疼痛、发胀的现象。
医生建议:车主在驾驶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坐姿,调节座椅,使整个脊椎的4个生理弯曲能充分依附在靠背上。可以利用等红灯的时间将头部进行前、后、左、右顺序的摇晃。
NO.3 视疲劳
开车时因为眼睛始终看着前方,会引起眼睛肌肉紧张和出现酸痛,夏天还有阳光照射和路面光线的反射,驾驶者非常容易出现视疲劳,出现头晕、视物模糊、两眼胀痛等症状。
医生建议:最好经常把车停在安全地带闭目养神。要戴上墨镜,并选择能隔热的太阳膜、遮阳板或是遮阳网。
NO.4 注意力下降
驾驶者在车里呆的时间太久,狭隘的空间,长期受噪声、振动、一氧化碳等有害因素的影响,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一步影响其他器官,极易降低驾驶者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
医生建议:不要老是呆在封闭的车厢内,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开启车窗5分钟,让新鲜空气流通,提神醒脑。此外,如果长途旅行要长时间开车,最好每隔一两个小时停车休息一次。
NO.5 功能性肠胃病
有车一族饮食、代谢不规律,这些正常的生理反射受到反复、长期的抑制,会使反射减弱,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另外,驾车过程中驾驶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也容易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医生建议:驾驶者要注意饮食规律,作息规律。例如,饥一顿饱一顿会引起消化不良,经常抑制排便会减弱排便反射,使便意淡漠,导致便秘。除此之外,还要保持良好的驾驶心情。
NO.6 男性易发泌尿系统疾病
很多驾驶者不能保证足够的饮水,尿液浓缩,易患尿道炎、膀胱炎,加上长期保持一种坐姿,更加容易引发前列腺炎。
医生建议:驾驶者要注意补充水分,这样能多去几次厕所,驾驶者可以趁这个机会舒展筋骨,放松自己。
NO.7 暴躁郁闷等心理问题
驾驶室内较强的噪声主要集中在低频段。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引起烦恼,易激动、疲劳等烦躁情绪,长期以往驾驶者的心理会产生厌倦开车的情绪,威胁驾驶安全。
医生建议:驾驶者要始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将不良情绪带到车内,行车遇到堵车、不文明行车现象更要放宽心态。
建议有车一族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自我保健,对于长期开车的驾驶者更要注意出现的小毛病小症状,以免这些潜在的小问题成为以后健康的“隐藏杀手”。
【开车族怎么保护自己的眼睛】
养目
养目的主要方法就是饮食调养了。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就能够发现很多的保护眼睛的健康食谱,这些食谱对于有车族呵护眼睛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哦!当然不喜欢健康食谱的话,也可以多吃一些有益于眼睛的水果和蔬菜,也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摩目
经常用手按摩双眼,不仅可保持眼部的青春活力,而且可预防视力下降。特别是中年驾驶员,更应该这样做。
惜目
精心爱惜自己的眼睛,注意用眼不要过度。除在行驾中需集中精力用眼外,平时看电视、看书等,都要严格限定次数和时间,不可过长、过滥。
护目
护目就是要让眼睛远离各种伤害。事实上,在司机的生活环境中,有着很多威胁眼睛的物品,而如果使用了这些物品的话,就会导致眼睛受到伤害。就比如最常见的光照,强烈的灯光会伤害我们的眼睛,所以司机在强光下一定要戴上墨镜!
治目
一旦得了眼病,除注意休息外,还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如发现眼睛屈光不正,就要通过验光,选戴合适的眼镜。
实践证明,汽车驾驶员只要加强眼睛养护,就能有一双健康、明亮、锐利的眼睛,开起车来就更加得心应手,确保行车安全。
温馨提醒:俗话说有车族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现如今这个车水马龙的时代,有车一族一定要好好睁大自己的双眼,为自己和他人的性命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