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眼外肌疾病,一般患上斜视这种情况后,此时患者的两眼无法同时注视目标,因此就会出现眼部异常的表现。斜视的类型分为两种,分别是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等,不同类型的斜视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综合患者斜视的具体表现,判断其类型,这样才能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那么,不同类型斜视眼症状有哪些差异呢?
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出现斜视眼表现后,此时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来治疗,因为斜视眼治疗越早,取得的效果越好。如果斜视比较严重,建议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手术治疗的年龄越小,术后预后更佳,通过斜视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眼部外观,同时矫正眼位,帮助患者建立双眼视功能。一般在进行斜视手术,需要保证合理的年龄,在六到七岁进行手术治疗最好,手术之后通常可以通过双眼视训练帮助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
各类斜视眼的症状
1、内斜视
一般情况下,斜视眼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就是内斜视,内斜视患者的眼位向内偏斜,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眼睛偏斜角度通常很大,而后天性的内斜视又分为非调节性,调节性两种,调节性内斜视出现在两到三岁的儿童身上,此时患儿会有中高度远视情况出现,这些都是内斜视常见的症状。
2、外斜视
外斜视也是常见的一种斜视眼类型,患者的眼位向外偏斜。一般可以分为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两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一般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时间眼位维持在正常位置,偶尔在阳光刺激或者眼睛过度疲劳的情况下,才会有外斜视的情况。部分儿童在强烈太阳光下闭合单眼,此时就会出现外斜视的表现,而间歇性外斜视通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
上下斜视也是常见的一种斜视眼类型,此时患者的眼位向上或者向下偏斜,比内斜视和外斜视这两种情况比较少见。在发生上下斜视这种情况后,此时患者会伴随着头部歪斜的情况,这就是常说的代偿头位。因此,发现上下斜视时候可以通过患者头部歪斜的情况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