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肠炎,是一种消化内科的炎症,主要发病原因是因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曲状杆菌等致病菌。细菌性肠炎也与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卫生,居住环境等相关,经常食用过冷、过热,或是不洁的食物,饮食不规律及经常酗酒,抽烟都有可能引发。
细菌性肠炎的症状及用药建议:
细菌性肠炎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粪便中带血或黏液,且粪便中带有特别的腥臭味,即使便后依然有余便未尽的感觉,严重的患者还会引发呕吐,从而导致身体内的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能会引发感染性休克。在感染细菌性肠炎后,应先去医院化验大便,以确定感染的病菌,根据病菌选择抗生素。细菌性肠炎一般会选择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等,同时,还可配合止泻类药物一起服用,如蒙脱石散、益生菌等。
护理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不可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饮酒、抽烟,以免加重腹泻的症状。
2、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暖,保持正常生活作息,还可增加一定的运动量。
3、请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不可私自停用或是加量服用。
4、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愉悦,不可大喜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