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在进行分娩时,会对盆骨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将近80%的孕妇在产后会出现产后尿失禁的情况。症状表现为从排尿时出现疼痛感,到排尿不受控制。一般孕妇的尿失禁症状都比较轻,且会在产后的3个月内自行恢复,但若孕妇出现严重的产伤,可能需要借助盆底训练仪器来帮助治疗。
导致产后尿失禁的原因
1、孕妇在分娩时肌肉拉伤。在妊娠时,孕妇骨盆底的肌肉群会出现损伤,会导致肛肌逐渐变得松弛,从而在产后影响肛肌的正常运转。
2、孕妇分娩时需要助产,助产术不会对孕妇的骨盆软组织造成严重损伤,但女性若在产后没有受到良好的护理,容易导致骨盆组织恢复比较慢,从而出现尿失禁症状。
3、在生产后,女性若是从事体力运动或是便秘,会对患者的腹部产生过大的压力,会阴部出现严重裂伤,对尿道外括约肌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产后尿失禁。
如何缓解症状
1、在产后进行肌肉锻炼,例如尝试在排尿时控制排尿量,训练肛肌的收缩。训练切记不要操之过急,训练时保证身心放松,收缩时注意只收缩肛肌,不要使用其他部位肌肉。
2、患者也能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
3、在产后进行凯格尔运动,坚持运动锻炼,病症能在3个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