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作为三高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其带来的身体损伤不容小觑。因为本身糖尿病加重后,各类并发症就容易出现了。因此,平时需要合理控制好血糖,出现糖尿病后综合多方面进行调理,最大程度降低和稳定好血糖。并且,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也需要多加注意。那么,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需要注意哪些原则,才能发挥较好的降糖效果?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需要注意什么?
1、选择适合的时间段运动
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血糖都会有峰值和谷值,在早上起床后一般血糖会比较高。如果此时可以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强度的运动进行,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健康,对血糖的降低也有帮助。因为在血糖峰值变化时,容易带来身体损伤,如果此时可以将血糖降低一些,对糖尿病的控制和稳定有利。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把握最佳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运动。
2、注意运动的强度
一般来说,在运动时需要结合自身的时机情况,选择适宜的强度进行,因为并非所有强度的运动都可以进行。本身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不良症状,此时最好选择中低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身体。部分高强度的运动最好不要进行,以免身体负担加重而引发不良反应。可见,平时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需要合理调节,选择适宜强度的运动即可。
3、控制运动时长
运动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很多人认为运动对健康有益,可能一天中有几个小时都在运动。其实,运动也要适可而止,每天的运动时间一般在一小时左右即可。频繁或者长时间的运动,虽然可以消耗能量,降低血糖,但是也容易带来身体损伤,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还会引发某些不良反应,因此平时运动时间需要合理控制。
4、不要空腹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不要空腹状态下运动。因为运动时容易消耗很多能量,此时血糖会相对降低。如果总是空腹或者饥饿状态下运动,容易因为能量供给不足而出现头晕,乏力等情况,这样对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不利。因此,在运动前,可以适当进食少量的食物来补充能量,稍后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