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孕妇伴随着体内胎儿的发育,自身的激素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而血糖就是其中一项。但是,血糖的变化对胎儿和母体都有影响,还与妊娠糖尿病息息相关。那么,日常生活中孕妇怎么诊断得了妊娠糖尿病?如果有妊娠糖尿病,该怎么治疗呢?
一、如何诊断妊娠糖尿病?
建议在怀孕之前积极监测血糖,排除怀孕之前得糖尿病的可能性。在有糖尿病后怀孕成为糖尿病妊娠,与妊娠糖尿病不同,它的诊断标准如下:
怀孕之后积极做产前检查,在怀孕24~28周应做糖筛查试验。若空腹血糖测定≥5.1mmol/L可以直接诊断妊娠糖尿病。若空腹血糖测定≥4.4mmol/L且<5.1mmol/L时,建议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又称OGTT),分别测定孕妇服糖前及服糖后1、2小时的血糖水平。若上述时间血糖值任何一项大于或等于5.1mmol/L、10.0mmol/L、8.5mmol/L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怎么诊断得了妊娠糖尿病
二、如何治疗妊娠糖尿病?
1、控制饮食。尽量避免服用导致血糖波动较大的食物。同时,也应该积极补充营养,以免影响胎儿发育,可去医院听取医生建议,进一步规范饮食。
2、积极监测血糖。可以买便携式血糖检监测仪,学会自己监测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
3、注射胰岛素。由于胰岛素与人体身体功能类似,是现在临床妊娠糖尿病治疗的主要办法。对于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4、禁忌药物治疗。孕妇是特殊群体,千万不能擅自服用降糖药物治疗,目前口服降糖药对胎儿发育的影响还没有明确数据,大部分都是孕妇禁忌,故不建议使用。
妊娠糖尿病是孕妇怀孕期间常见的疾病,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胎儿过大、羊水过多,从而导致难产、死胎等风险增加。故怀孕期间一定要积极产检,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