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试验,正常可能会出现抗核抗体1:100的情况,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的。
1、会:抗核抗体是自身产生的一种抗体,属于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查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指标,主要用于诊断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正常人可能会存在抗核抗体1:100的现象,一般是随着年龄增长,每天体内死亡细胞增多释放到体内,免疫系统会自动识别死亡的细胞,并且产生抗核抗体。
2、其他疾病:也可能是身体存在其他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狼疮性肝炎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身体出现炎症反应,使免疫细胞被异常激活,并且产生抗核抗体。干燥综合征由于分泌腺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身体释放抗原,对自身免疫系统造成攻击,使抗核抗体升高。所以无法单纯依靠抗核抗体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完善其他相关检查,比如免疫球蛋白E、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评估作出准确判断。
正常人会抗核抗体1:100吗
除此以外,还可能是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症等原因导致的。若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要及时的风湿免疫科就诊,明确具体疾病后采取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