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和脉搏是有区别的,心律指的是人心脏跳动的节奏,正常人的心跳一般每分钟在60~~100次之间。而脉搏是在血管受到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其血管的冲击次数的统计。心律和心率又有所不同,心脏跳动的节奏叫做心律,心跳的频率叫做心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很容易被人们混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心律和脉搏的区别详细介绍。
越是心脏功能好的人,在平静的时候心率就越慢,因为每一次的心脏跳动把输出的血液要多于普通人。而在运动的时候他们的心率是和普通人一样的,在运动后心率恢复的也比普通人快。长期运动或锻炼的人无论是身体机能还是肺活量都高于普通人,并且在运动后能以很快的速度恢复的平静。这类人往往在运动时心率比较快,而休息后心率就比较慢,只能说明心脏功能比较好而已。正常心率在每分60~100次之间,一般情绪紧张,劳累或情绪不定的情况下,心率会加快,休息或睡眠状态下心率会减慢,测量血压和心率,需要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测量比较准确。
也有很多外在因素可以导致心率加快,如情绪激动、饮酒、运动等都可使心脏的跳动加快。年龄也是导致心率不一样的因素,就像孩子的心跳就高于成年人的心跳,只要在正常范围内都不属于心脏疾病。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建议去做一下心电图检查,排除疾病的可能。
心跳过缓必然会导致脉搏过缓,脉搏始终受心跳影响,心脏跳一下就会有脉冲,但有时候在疾病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下,有可能脉冲极小表现不到表皮层,从而感觉不到脉搏,因此而有了脉搏过缓一说。脉搏过缓会有心神不宁,睡眠质量差,无食欲,出虚汗,容易疲劳。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心跳过慢所致,要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必要时做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根据这些检查结果来判断属于那种情况,好做进一步治疗。
心律比心率描述心脏的跳动更全面,一个健康的人心律应该比较稳定的,整齐的,规律的。心跳的节律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采用通俗的说法,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心跳的节奏。正常的心跳节奏应该是匀称的、有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