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油脂性食物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这种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心血管堵塞就是其中之一。血液中的脂质沉积附着在人体内的动脉内膜上,渐渐地堆积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的增多使得体内的动脉腔变得狭窄,血液流动受到阻碍,从而引起了心脏血管堵塞。这便是心血管堵塞,一般也称为冠心病。
一、心血管堵塞的症状有哪些?
心血管堵塞往往会出现临床症状,比如有的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有的会觉得心前区不适,甚至会有心律失常。此外,经常出现气喘心慌,休息好了仍会感觉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些症状在患病初期并不明显,且与其他疾病症状类似。加之没有伴随着剧烈疼痛等激烈症状,导致很多患者没有及时就诊,延误加剧了病情。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若察觉身体有不适,还需及时就医,做详细的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二、如何预防心血管堵塞?
由于心血管堵塞大多是由于饮食引起的,因而,这种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进行预防。
1、饮食要清淡,少油盐。因为食盐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堵塞。
2、少吃动物脂肪和甜食。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会加速动脉硬化。而甜食含糖量高,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硬化。
3、多食含钙、含钾的食物。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豆制以及一些绿色蔬菜,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莉、菠萝、猕猴桃等。此外,可以多吃黑木耳,它不仅可以软化血管,有效地减少心血管堵塞的发作。此外,还因为其吸附作用,可以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4、戒烟戒酒。烟酒是身体健康的大杀器,嗜好烟酒,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
当然,除了食疗以外,还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以此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具体而言,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健康合理地进行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就很适合年龄大,身体素质较差的中老年人。最后要强调的是,预防心血管堵塞最好的方法还是定期检查身体,运用正规的医疗手段来确保身体健康。通过检查血压、血脂、血胆固醇、心电图等,确认是否患病及程度。若患病,便及时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