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帕金森疾病,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手抖情况的存在,这其实也是帕金森病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抖并不能直接作为临床诊断该疾病的症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兼神经一区专科主任医师陆正齐教授介绍称,帕金森病中,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动的时候也抖得厉害,睡着了就不抖了。”
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maskedface)。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micrographia)。其次,患者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并且,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
早期患者的典型主诉为:“我最近发现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劲,不如以前利落,写字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打鸡蛋的时候觉得右手不听使唤,不如另一只手灵活。走路的时候觉得右腿(或左腿)发沉,似乎有点拖拉。”
在疾病的中晚期,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很怕自己一个人走路,别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个小石子都能把我绊倒,最近我摔了好几次了,以至于我现在走路很小心。”神经免疫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停下来,称为慌张步态(festinatinggait)。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经常越走越快,止不住步。”
陆正齐教授还提到,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的不能迈步,双足似乎粘在地上,须停顿数秒钟后才能再继续前行或无法再次启动。冻结现象常见于开始行走时(始动困难),转身,接近目标时,或担心不能越过已知的障碍物时,如穿过旋转门。患者典型的主诉为:“起身刚要走路时常要停顿几秒才能走的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尤其是在转弯或是看见前面有东西挡着路的时候。”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感觉身体很疲乏,无力;睡眠差,经常睡不着;大便费劲,好几天一次;情绪不好,总是高兴不起来;记性差,脑子反应慢。”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目前医学临床上还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来控制减缓病情况的发展,特别是早期时候,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阻止病情的发展效果是最好的。总之,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病情的疗效也就越佳。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机体存在有疑似的症状,则应当要及时进行就医诊治才是。
指导专家:陆正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一区专科主任。
专长: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