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靠血常规检查是不可以确诊癌症的,血常规的检查只可以分析出血液中的异常,但不可以作为癌症检查的确诊工具。早期癌症也不是通过血常规检查来检测发现的,而晚期病人检测出血细胞异常已经太晚了,失去了血常规检查的意义。其实,早期癌症是有异常表现的,并不需要血常规检查来定性。
其实,血常规的正常或者不正常与癌症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些患者得了癌症,血常规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不正常的,一般都是跟肿瘤标记物联系更大。并且,血常规内的指标主要是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如果只看血常规,那只能看出这几项有没有异常。而且这几项异常反应被检查出的疾病一般都是血液系统的疾病,涉及的癌症则主要是血癌,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白血病。或者其他疾病,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或非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等疾病。但是,对于其他的实体性恶性肿瘤,并没有特异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李家平教授认为,如果早期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任何一种癌变都会带来其自身的不适,比如肠胃的不适则直接反应在排便不畅,便血等状况上。乳房上有肿块,并且发硬就要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乳腺癌等。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有早期症状,很多癌变前期都是悄无声息的,而自身又不加以重视,等到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因此,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是很关键的。
那么,可以检测到癌变细胞的检查手段是什么呢?李家平教授说,临床上,这种称为肿瘤标记物,这些标记物本身也不是作为定性肿瘤的最终依据,还需要经过系统的检测。但是,单单是通过血常规检测是肯定不会检测出癌细胞。因为癌细胞也是由人体的正常细胞癌变而来,它最开始的时候不会对人体的造血细胞起到干扰作用,所以血常规显示的血细胞数量也不会有变化。
指导专家:李家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获得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长期从事肿瘤与血管微创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