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癌症。有人就不禁疑问了,为什么年年体检,到了最后还是被发现是肺癌晚期,平时这些体检究竟有无用?我们还有做癌症筛查的必要性吗?
首先,得明确告诉各位一点的是,年年体检属于普通体检,但普通体检不等于癌症筛查。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贵宾教授解释,普通体检是很难检查出早期肺癌的,只有进行专门的肺癌筛查,才能有较高的检出几率。所以,癌症筛查肯定有用,但也不建议每个人每年去做这类的检查。
一般来说,以下因素与肺癌的病发密切相关,与此相关的人群为肺癌高危人群:
1、遗传因素。乔贵宾教授提醒,如果家族中父辈或者祖辈曾有发病,那么后辈发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都要高。当然,遗传因素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受多种基因的影响,目前并没有很好的办法预测会不会发病。唯一的方法是引起重视,坚持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
2、生活方式不健康。所谓生活方式不健康是指日常有吸烟习惯或者长期处于二手烟、三手烟的环境下。西方医学家认为,90%的肺癌发生与吸烟有关,预防肺癌,就直接戒烟。
3、受环境的影响。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人类的肺部同样伤害极大,也是致癌的因素之一。要预防肺癌,远离这些致癌因素很重要。
4、职业因素。工作中要接触铀、砷、石棉和其他化学物质。
如果自己是肺癌高危人群,每年更应该体检,建议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这种检查辐射比常规CT小,对人体是安全的)。
由此可见,体检其实仅仅只是一项检查的方法,其并没有具有任何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肺癌筛查的目的并不是使人不得癌症,而是及时发现早期癌症的存在,并让患者尽量把握住住治疗的时机。事实上,由于肺癌患者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其疾病发展又较快。因而建议,高危的人群应当要定期进行胸片和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等肺癌筛查,以便尽早发现蛛丝马迹的存在,及时采取对症的诊疗。
指导专家:乔贵宾,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首届“羊城好医生”评选称号获得者。
专长:擅长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擅长胸腔镜、纵隔镜等胸部微创外科手术,较早在国内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和“术后早期进食”食管癌微创手术,在手汗症、漏斗胸、胃食管反流和肺移植手术方面也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