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哪些人不宜食用菊花脑_菊花脑的功效_菊花脑的形态特征

导读: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具窄翼,绿色或带紫色。叶腋处秋季抽生侧枝。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下

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具窄翼,绿色或带紫色。叶腋处秋季抽生侧枝。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哪些人不宜食用菊花脑】

  副作用

  菊花脑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菊花脑无特殊食用禁忌。

  我们在吃菊花脑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因为饮食不当引起身体出现不适是非常不必要的,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菊花脑以后,我们也能够多加的注意一些,另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也要结合季节以及身体的状况去调整。

【菊花脑的形态特征】

  菊花脑茎秆纤细,半木质化,直立或半匍匐生长,分枝性极强,无毛或近上部有细毛。叶片互生,长卵型,叶面绿色,叶缘具粗大的复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具窄翼,绿色或带紫色。叶腋处秋季抽生侧枝。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

  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长2~6厘米,宽1~2.5厘米,舌状花和管状花同生于一个花序,黄色,典型的菊科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花序直径0.6~1厘米,花梗长0.5厘米。总苞半球形,外层苞片较内层苞片短一半,狭椭圆形,内层苞片卵圆形,先端钝圆。主侧枝各花序聚集成圆锥形,花期为9~11月。果实为瘦果,12月成熟,种子细小,千粒重1.6克左右。

【菊花脑的生长】

  10--12月开花结籽,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项,花小、黄色;瘦果,种子小,灰褐色,千粒重仅0.16g。菊花脑耐寒耐热,地下部宿根能安全越冬,耐贫瘠和干旱,忌涝,强光照有利于其茎叶生长,短日照有利于其花芽形成和抽薹开花。菊花菜种子在4℃以上就能发芽,幼苗生长适温为15~20℃,在20℃时生长旺盛,嫩茎叶品质最好,成株在高温季节也能生长。菊花脑为短日照植物,强光、长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在弱光下植株生长缓慢;短日照则有利于花芽的形成与开花。

  菊花脑可一次栽培多年多次采收,但每年换地种植可提高产量与品质。通常利用田边、隙地进行露地栽培,可采用直播或移栽等形式进行大面积栽培。在华南地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育苗,迟播的种子易丧失发芽力,4月上旬定植,5月就可采收嫩茎叶上市。精细管理的可连续采收3年左右。

【菊花脑的功效】

  1.缓解头晕目眩

  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或肝肾阴虚,眼目昏花;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

  2.镇静杀菌

  有镇静、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血流量。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压作用。

【菊花脑与菊花有区别吗】

  1.缓解头晕目眩

  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或肝肾阴虚,眼目昏花;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

  2.镇静杀菌

  有镇静、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血流量。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压作用。

  菊花脑 或称菊花郎,是菊科栽培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江苏南京地区特产,常作菜蔬,当地居民门前屋后普遍栽植,冬季分根,春季摘其嫩苗炒作菜。药效与野菊相似。

  性味 甘、凉,无毒。

  成分 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B1、c,黄酮,挥发油。

  功用 清热凉血,调中开胃。本品亦能降血压,清热解毒。适宜于胃热心烦、便秘口苦、头痛目赤等症。

  [皮肤病,化脓性炎症]

  菊花脑全草或花,煮浓汁洗涤或涂布患处,一日2至3次。

  [热疖,扉子,疱疹]

  用全草或花煎汤内服,并将渣捣烂湿敷患处。

  [脚湿气,?⑹没蚧

  用花或全草煮汤洗涤患处,2次。

  [高血压,头痛、目赤、心烦、口苦]

  鲜嫩苗煮食,或全草及花煮汤喝,剂量不拘。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31288.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