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就会特别纳闷,为什么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反而会有更多的人患有疾病的。其实心理疾病的发作范围是很广泛的,它的出现是没有年龄和性别界限的。那么是什么引起人们出现心理疾病的,它出现以及发作的根源在哪里呢?如果你很好奇的话可以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哟。
【心理疾病有哪些】
轻型心理疾病包括:
1、神经症
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癔病(癔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2、职业性心理疾病
如:教师的精神障碍、单调作业产生的心理障碍、噪音和心理疾病、夜班和心理问题、高温作业的神经心理影响。
3、性心理障碍
如:花痴(色情狂)、露阴癖、窥阴癖、窥淫癖、异装癖、自恋癖、性厌恶、恋物癖、阳痿、早泄、过度手淫等 。
4、人格障碍
如:偏执性、情感性、分裂样、冲动性、强迫性、表演性、反社会性、依赖性、边缘性、其他类型等。
5、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如:病理性偷窃、病理性纵火、病理性网瘾、神经性呕吐、物质依赖、洁癖。
重型心理疾病包括:
1、功能性精神障碍
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应激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
2、器质性精神障碍
如:意识障碍综合征、痴呆综合征、遗忘综合征等。
【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二、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新生代几大病症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人要积极的面对生活,不要总是担心自己无法继续生活,也不要总是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这都是非常不好的,在发现自己产生了心理疾病之后就要赶快上医院诊治。
【心理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事实上,精神疾病是许多“障碍”性症状的总称,可以称之为“障碍症”,精神疾病的范畴极大,包括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和非器质性精神障碍,心理疾病是非器质性精神障碍中的一部分。
一般我们提到的精神病并不是指所有的精神疾病,而是指精神疾病中较重的那些疾病,而相对来说,心理疾病常被认为症状较轻。心理咨询师会把病人分为三类: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病,以表示病情由轻到重。过去,人们并不重视心理疾病,也很少诊断,主要治疗的是那些精神症状严重的患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状态的关注,心理障碍成为精神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于是这些心理障碍性疾病被单独归纳为一类,称为心理疾病。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心理问题严重可引起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发展加重并持续较长的时间就有可能诊断为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再严重也可能诱发或转变成为严重的疾病。不管是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就诊的科室都是精神科或精神心理科。
【正确预防心理疾病让我们更健康】
心理疾病分哪些
1、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反应
(1)应激反应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险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应激事件是指对一般人来说都是相当危险或十分严重的事情,如亲人死亡、考试失败、家人分离、遭受挫折、意外打击、罹患不治之症、受辱、被盗、失火、天灾人祸、战争情境等皆为激性事件。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出现在每个人面前,会引起人们的应激反应,即引起人们心理和躯体上的一系列反应,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感觉过敏、惊谎失措、疲劳无力等;重者为抑郁、恐惧、焦虑、木僵、遗忘,以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厌食、恶心、尿急、颤抖等);更重者出现肢体麻痹、失明,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
(2)适应不良反应
适应不良反应由各种精神刺激所引起,持续时间较长。其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因人而异。在同样的情景刺激下,有的人很快地适应,有的人慢慢适应,有的人根本不能适应,造成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不同人表现也有差异,有人以情绪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悲痛、烦恼、焦虑、恐惧等;有的人以行为障碍为主,导致攻击性的行为。
2、神经症包括六种的病症
⑴神经衰弱:表现为兴奋性增高症状,疲劳过程加速症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⑵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为主,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
⑶癔症(歇斯底里):此病起病急,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有感觉和运动机制障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机能失调以及心理异常等,常有抽搐、头痛、胸闷、心烦、委屈、肢体震颤、眨眼、摇头、面肌抽动或运动麻痹等多种不同反应。
⑷强迫性神经症:它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常出现的强迫观念有:强迫疑虑,强迫回忆、强迫性苦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强迫意向和动作有:强迫意向、强迫洗手、强迫计算、强迫性仪式动作。
⑸恐怖症:是指对一些人物关系和实物的一种冲突因素的影响导致自己的恐惧感。伴随着:①社交障碍恐怖②旷野恐怖③动物恐怖④疾病恐怖,此外,还有不洁,黑暗和雷雨恐惧一系列等。
⑹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情绪低沉忧郁,整日闷闷不乐,自我遣责,睡眠差,缺乏食欲,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病,出现难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前途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用处,还会有胸闷,乏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所表现的心理疾病这类疾病又有三种不同类型:
⑴大脑机能发育不全时所表现的心理异常,如智力落后、智力迟滞等。
⑵大脑器质性病变时出现的心理疾病如脑震荡、脑挫伤、脑动脉硬化、中毒或毒菌、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脑器质性损害,从而产生智力障碍,遗忘症、人格异常等表现。
⑶盲、聋、哑、跛等躯体缺陷时所发生的心理异常。
如何预防心理疾病
1.增强自己对事物与人的能力,遇事泰然处之。要清醒的状态下地认识自己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可能违抗的自然现象。作为人们应该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然后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实际上,那些合理安排生活、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心理疾病困扰的。
2.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3.保护心理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适当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5.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习惯,培养多方面的娱乐兴趣。人在无聊的时候经常胡思乱想,所以更需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调节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也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压力感,让生活更加充实,让充实的生活改变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6.正确认识自知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
1、遗传因素是精神病病发的重要原因。专家介绍说,据我们的临床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根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越高。有关孪生子的研究预告,本病单卵孪生的同病率比双卵孪生一般高4-6倍,寄养子也是如此是精神病病因之一。
2、另外,引发精神病很重要的原因是患者内分泌因素。专家为我们讲解,精神病很多的是青春期前后性成熟期发病,部分病人在分娩后急性起病。精神病病因本病发病率在绝经阶段也较高。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功能障碍,也曾被不少学者疑为本病的病因。但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未能作出肯定的结论。
3、病人自身的一些原因也是发病的因素,例如一些患者的个性特征孤僻或是敏感等等,逻辑性思维差的病前个性特征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0%~60%,国内资料分析发现,病前具有胆小、犹豫、主动性差、依赖性强等性格的占40%。
4、外界的环境因素也会引起精神病,主要包括有,病人在在母孕期间会有因受到病毒感染的情况,其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的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期及围产期的合并症。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在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难遭遇而造成的,其中与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接触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随着世界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当生活在诺大的环境下,人们需要适当变换环境,让自己及时有效的去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在工作之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这样才会避免心理上的问题。
【男人的心理疾病要如何有效的应对】
1、保持乐观心态中年男性可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不太顺当的人际关系,如因家庭问题或因工作、事业不顺而烦恼等等。如果不善于摆脱,事事过分认真,钻死胡同,经常忿忿不平、恼怒不休,可能会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
2、培养业余爱好只有会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适当健康的业余爱好,比如琴、棋、书、画、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等,可以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间的乐趣,陶冶性情,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广泛交友。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调节生活方式,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坚持参加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帮助驱逐不良情绪。另外就是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有利身心的调整。
4、量力而为中年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生活目标。人们常讲对工作要只争朝夕,但人到中年,由于身心健康的特点,对自己的体力与能力要有正确的认识和估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知道,“革命加拼命”虽然表现出崇高的品质,但并不科学,工作计划应制定的留有余地,切莫把目标定得太高,以免长期心绪紧张。
大部分男人都认为自己既然是男子汉,就要更坚强一些,有什么病都可以硬挺,不需要医生的帮助。但,心理疾病可不同于身体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一点小的心理疾病就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到那时候,就算医术再高明的医生都无法施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