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老人提防四个危险时段_老年人健康的十大标志

导读:我们知道,当人处于老年时期,各项身体机能都会明显下降。这时候老年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老年人身体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理有规律的生活可以预防晚年可能产生的

我们知道,当人处于老年时期,各项身体机能都会明显下降。这时候老年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老年人身体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理有规律的生活可以预防晚年可能产生的各种疾病。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专家提出了详细对策,有助于老年人提早预防,防患于未然。

【老人提防四个危险时段】

  一、6~10点:脑卒中高发

  晨起后到上午的时间段,常被认为是心梗的“魔鬼时段”。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心肌梗死28%发生在早上6~10点。不只心梗,脑卒中的急性发作也容易出现在此时段,主要因为清晨时分,身体会出现固有的节律变化,如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等。

老人提防四个危险时段_老年人健康的十大标志老人提防四个危险时段_老年人健康的十大标志

  对本就身体脆弱,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晨峰现象”可能会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脑血管负担,诱使疾病发作。此外,体内儿茶酚胺水平的提高,以及血小板聚集力的增加,也会使血栓可能性加大。

  对策:有基础病的老人,如服用长效药,可考虑在晚上睡前吃,可保证清晨时体内血药浓度,能预防疾病发作;如服用短效药(比如降压药),最好一清醒就服药,然后再起床。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自行调整服药时间和剂量,必须咨询医生意见。此外,早上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遵循3个半分钟原则,即醒了躺半分钟,活动胳膊腿;坐在床上等半分钟;在床沿坐半分钟。

  二、7~10点:受骗风险大

  老年人一直是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有媒体在调查360名老人后发现,其中250名老人有被骗经历,130位发生在7~10点,占受骗老人一半以上。有83.8%的老人表示,他们在“买菜时,被卖保健品和保险的人搭讪过”。上千名受访老人中,超过七成在上午买菜时、儿女上班后被骗子盯上。

  这只能是一个数据调查,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仅仅由于出行频率比较高,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遭遇骗子的几率也就相对升高。

  对策:骗子找老人下手通常会挑没有子女陪伴的时间,这是老人心理上比较脆弱的时间。老人心里最好能有一根弦,只有与子女的亲密关系才是真实的,其他人的亲密称呼都可能是陷阱。这种想法虽有些极端,但却能防骗。一旦遇到推销,只要不是生活必需品,要打电话给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助判断,还要提醒自己,小便宜贪不得。

  三、11~14点:内心最孤单

  在媒体对老人进行的“一天中哪个时间段感觉最孤单”调查中,超过66%的人选择了“11~14点”,约28%的老人认为“18~21点”时最孤独,而选择早上和下午的只有约3%和2%。山东济南一名74岁的老人说:“一到中午我就觉得活着没意思,吃完饭看着电视睡着,醒来又心疼浪费了电。”早晨和晚上家人有一定的共处时间,而中午,很多老人只能自己吃饭,最容易产生孤独感。

  对策:子女最好在午饭时间给爸妈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吃饭了没有,午饭吃了什么,这会大大缓解老人中午的孤独感。老人也应多走出家门,跟邻里联络感情,如有同样独居或空巢的老人,不妨跟他们凑在一起吃午饭。社区则应尽可能给老人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可组织小区内孤寡老人一同用餐。

  四、18~20点:容易出意外

  浙江金华近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176位发生交通意外的老人中,有61.36%的意外出在17~20点。2013年济南因交通意外死亡的中老年人中,死亡时间多集中在18~20点和6~8点。

  临床中确实发现老人外伤急诊呈时段特征,主要集中在早上七八点和傍晚,傍晚比早上更多些。这可能和老人早晚出门较多,需户外锻炼或接送孙辈等原因有关。傍晚时,天色渐黑,视线不佳,也加大了意外风险。

  对策:如外出锻炼,最好错开上下班高峰期,远离公路,且要量力而行,当身体不佳时不要强求,以免发生意外。如确实需要出门,建议穿上鲜艳的衣服,有一定警示作用。

【老年人应该怎样保持身体健康】

  每天排便“1”次

  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更容易便秘,但是为了健康,应尽可能地保证每天排便一次。为了防止便秘,平时可以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燕麦、玉米等杂粮,芹菜、韭菜等蔬菜,还要多喝水。

  睡好“2”个觉

  老年人要睡好“子午觉”,即每天在子时和午时入睡。子时即从23时到次日凌晨1时,这个时间之前入睡有利于养阴。午时是从11时到13时,此时午睡有利于养阳。午睡时间要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每天吃“3”个核桃

  核桃营养丰富,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经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保健作用。老人每天坚持吃3个核桃,能预防认知障碍,还有助于降低血脂。

  每天最好吃“4”顿饭

  老年人胃肠蠕动变慢,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最好少吃多餐。可以将一日三餐变成一日四餐,这样对降低胆固醇更有利。具体做法:7点吃早餐,11点吃午餐,下午3点加一餐,19点再吃晚餐。

  每天吃够“5”种果蔬

  老年人饮食应保证食材的丰富多样,每天吃够5种果蔬更有利于健康。果蔬供应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帮助人们远离多种癌症和心脏病。果蔬的摄入也要够量,每人每天要吃两盘蔬菜,且其中一盘最好是新鲜、深绿色的时令蔬菜。

【老年人健康的十大标志】

  一、起居恒

  保持生活规律,按时起床入睡,睡眠质量良好。

  二、饮食稳

  保持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偏食,无烟酒嗜好,注意营养卫生。

  三、后门紧

  大便正常,无溏便、便秘,肛门括约肌紧张度好,肛肠道无特殊病患。

  四、前门松

  小便通畅,无淋漓不尽和阻滞之感,说明前列腺、泌尿生殖系统无恙。

  五、腰腿灵

  经常运动,且心情舒畅,表现为肌肉、骨骼、四肢关节神经功能良好。

  六、牙齿坚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牙齿口腔健康,说明肾的功能就好。

  七、声息和

  说话声音洪亮,心气平和,呼吸平稳,每分钟呼吸16—20次,说明肺脏功能正常,抵抗力强。

  八、形匀称

  能保持体形匀称、体重适中,是健康的基础。调查资料表明,90岁以上长寿老人中,无一例肥胖者。

  九、眼有神

  眼实质为大脑的延伸部分,眼睛明亮,目光炯炯有神,反应灵敏,无呆滞感觉,说明精气旺盛,大脑及脏腑功能良好。

  十、脉形小

  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分),表现脉搏适中、血压不高、血管弹性好、心律整齐,说明动脉无明显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

【老人养生保健四个小窍门】

  窍门一:常运动大步走

  很多老年人总是为家务琐事纠缠,觉得自己没有时间运动,实在运动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比如在往菜市场的路上或者往接孩子的过程中,坚持有氧健康大步走,长期坚持就可以使自己手脚灵活,保持活力!

  窍门二:枸杞参茶当水喝

  在茶里加少许西洋参和枸杞,可以利用西洋参味甘辛凉的性质,调整茶味,而且西洋参补阴虚效果很好,而枸杞子泡茶,有滋补抗衰的作用。

  窍门三:冷水洗脸要坚持

  通过冷水洗澡和洗脸,可以锻炼和进步自身的抗病能力,坚持下往,身体的抵抗力会逐步增强,有益于抗病防病。

  窍门四:再忙也要睡午觉

  不管时间是非,不管睡着与否,好好躺着闭目养神对于体力和精力的恢复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一些可自愈、症状较轻的疾病,能不吃药就不要吃药。比如感冒,可以通过多喝开水、适当运动等方式来排解,那么就不要通过吃药来治疗了。

【老年人最常见的5种疾病】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原因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致。高血压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会导致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病变,从而产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害极大。

  防治措施: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热能和体重,减少脂肪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宜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摄入足量的钾、镁、钙;戒烟酒或严格限制烟酒;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不同运动方式,控制好血压,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绪的调整,减少精神压力。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于感冒、吸烟、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原因,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反复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咳嗽、喘鸣几乎终年不停,并呼吸困难,继续发展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在气候变化大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感冒后要及时就医;平时应少吃或忌食生冷、过咸、辛辣、油腻及烟、酒等刺激性的东西,减少或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多吃止咳、平喘、祛痰、温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栗子、百合、海带、紫菜等增强免疫力;居住的室内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床单、被褥、衣物要勤于更换和清洗,减少过敏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利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3、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而引起,病变的根源在于患者平常饮食不合理,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使得血脂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应慎食或节食油腻、炙燥、辛辣、生冷食物,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和食糖摄入,多吃能降脂的蔬菜,如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苦瓜、大蒜、香菇、海带等;不吸烟、不酗酒;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积极防治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的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4、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其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少、妊娠和环境因素等,临床上有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并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防治措施:老年人应合理饮食,适当地吃,科学地吃,严格控制糖份和脂肪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减少摄取的总热量;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量,多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放松心情,因为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保持良好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5、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可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免疫功能低下者、情绪抑郁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或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者易患此症。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常被人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防治措施: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常出现健忘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就诊;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者应早发现、早治疗;多吃鱼类、蛋类、瘦肉、菌菇类食品及水果和蔬菜等,帮助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避免过度喝酒、抽烟和操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勤动脑并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心胸开阔,处事乐观,避免精神抑郁和紧张;经常做和手指有关的活动,如用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手工艺、雕刻、剪纸、弹奏乐器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脑力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26769.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