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又名为传染疾病,大多数发生在亚洲的人们身上,作为我们的亚洲人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下,由于平时外出的时候被蚊子叮咬,或者是被一些拥有毒素,被咬了之后就会形成身体当中拥有毒素,从而造成患者反复发烧还会出现喘的现象,对于登革热吃什么好,平时患者的饮食又该如何搭配呢。来看看吧。
【登革热的表现】
(1)发热
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2)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
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其他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登革热吃什么好呢】
登革热病毒可以使亚洲的孩子出现出血热的现象,这种病毒的潜伏期在一个星期左右,在发病前期会出现突然头痛,恶寒,高热的现象,有的患者还会伴有厌食,乏力和恶心呕吐。发烧可以达到四十度左右而且可以持续四五天才会下降。
在登革热的急性发作期要进行卧床休息,可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比如米汤,面片等。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鱼虾,豆制品,动物肝肾,牛奶等,并且还要注意饮食要清淡,不能吃一些辛辣的食物。
出现登革热之后要吃一些可以健脾和胃,凉血解毒,清热泻火的食物,多吃一些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糖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如果出现频繁的呕吐和腹泻的话要及时进行补液。
注意事项:
登革热的传播非常地迅猛,并且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登革热患者可能会出现极度的疲倦,还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的现象。严重的虱还会恶化及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这种疾病传播的速度非常的猛烈,而且在发病率非常的高,平时登革热患者可能会出现极度疲倦或者是昏昏欲睡的现象,对于登革热吃什么好,以上有了了解,不过此病现在已经非常的少见,所以大家并不用担心。
【登革热为什么可怕至极】
登革热依其症状轻重分为两型:典型登革热及出血性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即俗称的登革热) :此型较不具危险性,死亡率甚低,多为初次感染者。小孩症状较不明显,成人则出现严重症状,通常被病媒蚊叮咬後,经过一至七天的潜伏期,患者会出现突发性高烧(39至40℃) 、恶寒、前额及後眼窝的剧痛、肌肉痛,再经2至4天全身皮肤出疹,疹子由躯体开始向脸及手脚蔓延,整个病程约七天可结束,大部份病人可完全痊癒。
出血性登革热:这是最可怕的一型,死亡率高达15-50%,喜犯八岁以下的小孩。多由於两次以上重复感染,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剧烈反应,造成全身血管的大量出血,临床症状上除了高烧、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全身倦怠外,常伴随流鼻血、吐血、血便、血尿、子宫出血及胸腹部积水。由於全身大量出血,常引起心肺衰竭及休克死亡,而其出血时间通常在发烧将退时才发生,所以常引起家长及医师的疏忽,因此登革热病人在退烧时,若出现皮肤湿冷、四肢冰凉、坐立不安时,更应提高警觉,即刻送大医院,不可轻忽。
它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斑蚊及白线斑蚊这两种蚊子,喜欢在白天咬人,栖息於阴凉有水处,不喜欢待在臭水沟,尤其喜欢下雨後的废轮胎及废弃的容器。登革热病毒必须藉由这些蚊子的叮咬,才可能传播出来,而依其抗原性的不同,登革热病毒又可分为l、2、3、4共四型。人若感染其中一型,其在体内产生的抗体并无法防护另外三型,以感染第2型最危险,易发生出血性登革热。这些病媒蚊叮咬登革热病患8至15天後,就具有终生传染病毒的能力了。
【登革热会不会致命呢】
登革热病毒会不会导致人们死亡呢?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俗称“断骨痛”,是一种通过雌性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能够感染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群。被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后,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损伤血管,导致血液指标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数量下降或贫血,进而破坏人体免疫力。3~15天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危重症主要发生于登革出血热病人,常因血小板过低导致内脏出血和休克,因血浆渗漏、积液、呼吸窘迫、严重出血或器官损伤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危重病人通常在发病后第2~5日会出现一些预警迹象,包括:严重腹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牙龈出血、全身乏力、烦躁不安、呕吐物带血。随后24~48小时为治疗关键阶段,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死亡,但通过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早期临床诊断和谨慎的临床管理往往能够挽救生命。
【登革热感染的辅助检查】
从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经济成本来看,登革热为全球最严重的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该病毒主要是通过埃及伊蚊传播,超过100个国家报告过登革热爆发,有2.5亿人生活在登革高感染区,每年会发生5000万到1亿例登革出血热,200000-500000例登革感染者最终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平均有5%的登革出血热患者会死亡。
登革热检测试剂的用途:
一、用于定性的快速检测人群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登革病毒的IgM及IgG抗体。可在15分钟内检测结果。
1、结果快速,15分钟出结果。
2、 结果值得信赖,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
3、方式灵活,样本可为全血、血清或血浆。
4、能区分出登革的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5、可进行完整的测试,保存方便,常温2-30℃保存。
二、用于定性的检测人群血清中登革病毒的IgM抗体,用于临床实验室对具有持续发烧的登革热症状的病人的辅助诊断。
1、用于检测原发登革病毒感染。
2、用于诊断活动期登革病毒。
3、在登革病毒流行区和非流行区都适用。
4、疾病发作3-5天即可使用。
三、用于定性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血清型1、2、3及4型)的IgG抗体。用于临床实验室对继发登革热感染的辅助诊断。
1、用于检测登革病毒继发感染。
2、用于登革病毒感染活动期的诊断。
3、用于登革病毒流行区的诊断。
4、疾病发作后2-5天即可使用。
四、用于定性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的NS1抗原(血清型1、2、3及4型)。用于临床实验室对有持续发烧的登革热症状病人的辅助性诊断。
1、用于急性登革热感染的早期诊断。
2、在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和非流行区都适用。
3、疾病发作1-7天即可使用。
五、用于定性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血清型1、2、3及4型)的IgG抗体,用于临床实验室对具有持续发烧的登革感染症状或接触史的患者的辅助性诊断。
1、用于检测先前的登革病毒感染。
2、适用于流行病血清学研究。
3、用于登革热非流行区使用。
六、用于定性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的IgM和IgG抗体。可以区分原发感染与继发感染。
1、包装盒内同时有登革IgM捕捉ELISA试剂与IgG捕捉ELISA试剂。
2、能够区分出登革的原发感染与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