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无偿献血要求有哪些_无偿献血的危害_献血要注意哪些事项

导读:在大街上很多地点都设有无偿献血点,想要献血的朋友可以帮助有需要的病人,但是可能对于无偿献血的要求又不太清楚。其实,男女身高、体重、生理构造、血液类型等各方面也各不相同

在大街上很多地点都设有无偿献血点,想要献血的朋友可以帮助有需要的病人,但是可能对于无偿献血的要求又不太清楚。其实,男女身高、体重、生理构造、血液类型等各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男女无偿献血的要求自然也是不相同的。那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无偿献血的要求有哪些。

【无偿献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无偿献血主要是检查有无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或者是不适合献血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乙肝、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血液成分异常(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水平异常)等。献血后还会检查有无艾滋病、梅毒等血液系统传染病。

  一般的无偿献血直接去血战或是献血车上就可以了,他们会抽取你的血液进行检查的,一般检查主要包括:血色素,血型,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转氨酶,梅毒抗体,HIV抗体。

  献血前初筛项目如下:血型、血色素、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有些献血车没有电源,就无法检查转氨酶);血液采集后复查,除了复查初筛检查的四项外,还要检查丙肝、爱滋病和梅毒. 如果机采成分血,还要检查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等),大约采集5——7毫升左右血液。

  献血是有很多原则的,并不是想献血就能献血。像未成年人不能参与献血也是原则之一,而献血前也会做很多基本检查。做这些检查只是为了保证献血者在献血后身体不会有什么异常。而人们在献血后要注意自己身体的调养,平时要注意多休息才行。

【无偿献血要求有哪些】

  病人: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实行外科手术的伤员,需要靠输血来救治。由于血液不能人工制造或是用其它的物质所代替,只有靠广大健康的、适龄的公民献血来获取。所以,无偿献血就意味着帮助了需要血液的病人。

  献血类型

  主要有捐献全血(间隔六个月)和成分血(间隔14天)两种。捐献全血可在大部分市、县区各采血点(献血屋、献血车)进行。而捐献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分离人体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行为,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血浆或造血干细胞。到2015年为止,国内以捐献单采血小板较为普遍。

  由于捐献成分血需要更宽敞的环境和专业的采集设备,对采集设备的动力、过程的舒适性均有较高要求,一般只有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因此应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各机采采血点预约后如约前往捐献机采成分血。

  献血标准可献血

  1. 年龄:18-55周岁

  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正常。

  对于不同性别无偿献血的要求,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应该对无偿献血有了解到不少的信息。在无偿献血前一定要搜集相关的信息,注意自己的身体饮食等情况。无偿献血既能够帮助他人,与此同时又能为自己积福,希望各位朋友可以积极参与献血活动。

【夏季无偿献血前后的饮食】

  专家指出,夏天献血,应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松弛,献血前一天和当天早上别吃太油食物,献血后应多补充水分,注意饮食上的营养搭配。

  献血前饮食应清淡

  如若献血者在献血前吃了过于油腻的食物,大量脂类将进入血液后,容易形成脂肪血(含有大量脂蛋白),而有些受血者接受到这种血液后,容易出现过敏性输血反应,从而不能达到健康输血。

  然而不油腻的食物是不是少吃鸡鸭鱼肉就可以了呢?其实不然,一些油脂较多的大豆、花生、芝麻等种子类分食物,也是会促成脂肪血的存在,因此,健康献血者,这些食物都应该尽量少吃。另外可适当补充点营养,吃些奶、蔬菜、蛋、瘦肉等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献血后更应注意营养补充

  本身略微贫血的献血者献血后,可能出现头晕、眼前一片黑、出冷汗等不适,这样,献血后如何补充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吃得有营养价值,舒服、适量,科学合理,大部分献血者,通过机体调节,都能在短时间里恢复献出的血液。献血过后,可补充一些营养,吃些新鲜水果、蔬菜、豆制品、鸡蛋、瘦肉等加快血液成份恢复的食物。同时,还应适当增加饮水量,也可喝一些红糖水,以达到补血、补铁的目的。

  此外,献血过后,是不是应该多喝排骨汤、鸡汤?其实不然,因为造血主要原料是铁、维生素B12、蛋白质和叶酸等等,而排骨汤、鸡汤脂肪含量较高,铁和叶酸的含量少,喝了意义不大,反而更多摄入脂肪,血脂偏高,甚至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献血要注意哪些事项】

  定期、适当献血有益健康,但献血时须关注一些注意事项,以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血液质量。

  献血的条件和标准

  1、年龄:18-55周岁。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2、一周内没有感冒和急性胃肠炎,没有服药,24小时内没有饮酒。

  3、与上次献血时间相隔6个月以上。

  4、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一般手术后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不能献血。

  5、女性在月经期间和前后3天不宜献血。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献血前一天晚餐不要进食过饱,少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不要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血液,影响血液质量。

  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最好洗个澡,换上干净内衣,特别是两个肘弯部要洗干净。睡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

  献血时不要空腹,可提前吃些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等,可适当补充水分,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不良反应。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采血结束后,战友们应就近稍做休息,不得急起,以防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淤血,可以喝杯牛奶补充一下能量及血糖。

  为保护穿刺孔不受感染,4小时内不要去除穿刺孔上的敷料。针眼处要保持清洁,1-2天内不能沾水,防止发生感染。针眼周围出现青紫现象时,可用毛巾热敷。

  献血当天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等活动,一两天内不能做剧烈活动,在此期间适当增加饮水量。

  献血后,多吃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可促进血液成分更快恢复,切忌暴饮暴食。此外,茶叶中的鞣酸易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铁结合,影响献血者血细胞的再生。有饮茶习惯的战友,献血后一个月内最好不要喝茶。

【无偿献血的危害】

  1、无偿献血的危害

  1.1、增加感染

  血液传播是艾滋病主要传播的之一,虽然正规的献血在无菌原则上有所保证,但谁也不能百分百保证不会感染艾滋病、乙肝等血液传染性疾病。

  1.2、造成血管受到轻微创伤

  经常献血会造成血管多处的伤痕,使经常扎针的血管会变硬而缺失弹性。而且在献血的时候,血管的创伤部位在不可知的外力作用下,有造成血管破裂的风险。

  1.3、有可能“上瘾”

  经常性献血的确可以促进人体造血功能增加,而少数年轻人本身气血旺盛,造血功能如果进一步增强,他们会感觉到全身血管膨胀的感觉,只有经常献血才能缓解他们那种膨胀的感觉。

  1.4、使大脑反应迟钝

  献血的一小段时间内会造成脑部供血不足,此时会使人出现头晕的症状。尤其对于贫血的人群会更加明显。

  2、无偿献血一次多少毫升

  按照《献血法》,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大家可以在200~400毫升的献血量中自由选择。

  《献血法》还规定,公民既可以献全血,也可到血站献成分血。我国公民献成分血主要是献血小板;公民一次献全血最多为400毫升。如果是捐献全血,每次可捐献200毫升-400毫升,最多400毫升;如果是捐献成分血,每次可捐献一至两个治疗量,最多两个治疗量。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17824.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